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彼得前書簡介

彼得前書簡介
作者:
彼得(1:1)
批評派學者從六方面攻擊彼得非原作者:(1)始信語的文體與下文相異;(2)一些教父如波利甲、羅馬的革利免沒提及他為作者;(3)缺乏是主「近身」門徒的語味;(4)書內所提的逼迫在歷史背景上不吻合;(5)屬保羅的氣味太濃;(6)書中高雅的希臘文與漁夫出身的彼得不相配。
古代書記、代筆是很平常的事,就像耶穌未曾留下親筆文字,但祂的門徒將福音記載下來。同樣,彼得的教會生活裡,也有他的學生或書記,可以傳遞他的教導。

日期:60-63/70-90 A.D.
地點:羅馬(5:13)。
持信人:西拉(5:12)。
目的:以長老的身份,藉著屬天的盼望為主題,安慰堅固分散於小亞細亞各地受苦的信徒
主旨:為主受苦,活出盼望。
特徵:
1.書內要透露耶穌生平的事跡頗多,可稱為一本「主耶穌回憶錄」(全書超越32處有關主耶穌生平的記錄)。
2.全書共有34個命令,由此顯出本書的文體頗似一篇從心而出的講章。
3.本書也不缺偉大的神學教義,如救恩論(1:3-12);教會論(2:9-10);受苦論(2:24)等;而3:18-22為聖經中最難明白的一段。
4.書內也佈滿舊約的引用及口吻,因此按比率算,本書在新約中引用舊約比例最高的一卷。
5.本書鑰字包括有「盼望」、「試驗」、「苦楚」、「榮耀」、「行善」等。

歷史背景:
A.作者生平簡介
  彼得(意:小石,如同愛因斯坦的德語意思一樣)為希臘名,其希伯來名叫「西門」,又名磯法(希伯來文的「彼得」),加利利省伯賽大人,打魚為業,他與弟弟安得烈,以及雅各、約翰兩兄弟都是同業夥伴。彼得生平可分四時期:(1)從出生到重生;(2)從重生到捨網(蒙召)(路5:8);(3)從捨網到捨己、奉獻(太16:24);(4)從捨己到捨命、殉道(約21:18-22)。主對他有得救的呼召,捨網的呼召,捨命的呼召;他對主有捨棄的跟從,捨己的跟從,捨命的跟從,且跟從到底。他首段生平的記載聖經甚少提及,第二段生平在福音書內充滿資料,第三段在使徒行傳中有不少記載,末段在教會傳說中可見。
當主耶穌在世時或升天後,彼得是十二門徒的首領或發言人。五旬節教會誕生後,他成為耶路撒冷的柱石。自耶路撒冷大會後(徒15),彼得在使徒行傳內失蹤。從加拉太書2:11-21知道他曾到訪安提阿,又在林前9:5所記他曾與妻子周遊四方,此後再無他的蹤影。他再次出現乃是在寫給亞西亞五省的「彼得前後書」內,最後一次有關他生平的事跡(預言)出自約翰福音21:18-19(寫於85A.D.)。
從約21:18-19之預言中,可見彼得最後為主殉道,雖聖經沒記彼得曾到訪羅馬,但此點教會傳統之說一致公認,並引述他在暴君尼錄殘迫教會時殉道而死;奧利根、特土良等說他是被倒釘十架死的。

B.地點的問題
  據5:12記作者著書時身在「巴比倫」;有關「巴比倫」在何地,學者們有三個意見:
1.「埃及之巴比倫」說
  此說認為5:12之巴比倫實指在埃及離開羅(Cairo)不遠的一小鎮,名「小巴比倫」。此地為一羅馬軍事區,人口不稀少。埃及教會傳說彼得曾在那裡著書,但這些傳說皆無可靠的史據。
2.「波斯之巴比倫」說
甚多學者主張本書所指之巴比倫就是處在幼發拉底河的舊巴比倫城。他們主張之理由有六:(1)基本字面意義;(2)彼得鮮用象徵語言;(3)波斯之巴比倫為一猶太人口稠密的古城;(4)五旬節日有來自巴比倫的猶太人;(5)彼得晚年周遊四方必曾到訪此城;(6)收信人的五省地乃從東北而西南。但此說(1)缺乏歷史證據;(2)只是傳統之記;(3)源自宗教改革家反天主教的釋經立場;(4)基督教史中全無記載在巴比倫有任何教會出現;(5)約瑟夫記,自50A.D.後,巴比倫城的猶太人因飢荒天災逼迫等,均紛紛遷離該地;(6)1:1的次序更反證此說之不可靠。
3.巴比倫即羅馬城說
  大部份的學者包括天主教學人認為「巴比倫」為一隱喻學的應用名詞(啟17-18章),即暗指義大利的羅馬城。支持此說的理由有:(1)此用法非源自彼得或約翰,而是當時基督徒中頗盛行之暗語;(2)同節經文中有隱喻學的應用(「馬可」非真兒子,「蒙揀選的教會」指一般信徒的所在地);(3)敘利亞教會傳說本書以羅馬城為著成地點;(4)初代教父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帕皮亞、優西比烏等均支持此說。

C.讀者的問題
1.讀者的地點
  據1:1記讀者處在本都、加拉太、加伯多家、亞西亞、庇推尼,這不是古時羅馬帝國的地理名稱,而是羅馬帝國把小亞細亞劃分的五個省份。福音在第一世紀中期時已深滲這些省份(徒19:10;林前16:19)。
2.讀者信主的始源
  關於這五省之居民信主的始源,學者有三個不同的意見:(1)保羅的工作──此說主張他們歸主全是保羅直接或間接的工作(徒19:10;林前16:17),如歌羅西教會的創建那般;(2)彼得的工作──另一可能乃是彼得在這些省份工作時創立的。此說最大的論據引自徒16:7,即是當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到達庇推尼時,聖靈禁止他進入那地,因彼得在那邊工作,而保羅又不要建在別人根基之上。(3)教會的自傳力──此乃基督教的特性,基督教會自有一種不能抵抗的自傳力,這見解認為在小亞細亞各省先創立的教會把福音帶到更遠的地方去。
3.讀者是誰
  從書的內容看,本書的讀者似乎是猶太信徒,又似乎外邦信徒,故學者又有三個意見:
a.猶太信徒說──此說主張本書是寫給小亞細亞五省的猶太信徒的,論據有四:(1)「分散各地」(Dispersion)為一專有名詞,指分散各地的猶太人;(2)書內充滿舊約經文;(3)作者用舊約的術語形容讀者;(4)彼得被稱為「往受割禮人當中作使徒」(加2:8)。
b.外邦信徒說──另有學者主張本書之讀者乃外邦信徒,他們的理論有:(1)彼得不像雅各所用「給散居各地的十二支派」等語;(2)「分散」為隱喻性名詞,指在世上的信徒;(3)彼得雖是「猶太人使徒」,但也向外邦人傳福音,如保羅雖是「外邦人之使徒」,但屢向猶太人傳福音;(4)書內充滿給外邦信徒之勸勉(彼前1:14,2:9-10,3:6,4:1-4,5:14等);(5)彼得用希臘名而非猶太名(磯法)。此乃大部份學者之意見。
c.混合信徒說──此說認為當時的教會(除耶路撒冷外)均是猶太與外邦信徒混合的,而以外邦信徒佔多。彼得不以他們是猶太信徒或外邦信徒,而以他們皆為主的身體(5:14)。

D.本書著成的時機
  據傳統記載,彼得曾到訪羅馬,據可靠的推論,那是保羅首次在羅馬被囚釋放之後;因若彼得到訪羅馬被囚時,那麼保羅書寫四卷「監獄書信」時而隻字不提彼得的名,反倒把他同工的名字「每名不漏」地提及便有點不合情理。
保羅自得釋後便訪問以前的教會,並曾到訪西班牙。他路經羅馬時可能與彼得見面,並把馬可與西拉留下與彼得同工,而隻身往西班牙去,在那裡約居有二年之久。自保羅去後,彼得便感覺監督各區教會之責任放在自己肩頭上,特別是小亞細亞區(可能受保羅之託)。那時基督徒在尼錄淫轄之下大受苦難,彼得便趁機寫成本書,以主的榜樣,基督徒的盼望,安慰與堅固小亞細亞五省的信徒。據傳統記,彼得殉道於尼錄在位時,尼錄卒於68A.D.,故彼得前、後書均在該年之前書成的。從書內所記(如3:15-16,4:3、4、16-18,5:9)顯出信徒雖未曾遭「血洗」,然也頗接近(4:16),60-63A.D.是一般認定之寫作日期。但也有聖經學者認為本書是彼得的跟隨者在70-90 A.D.所編輯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