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申命記簡介

申命記簡介
申命記主題綜覽
名稱
希伯來聖經是以開頭的字「這些話」(希伯來文是 Debarim)來命名申命記這本書,基督教會的聖經命名為「申命記」,是取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名稱 Deuteronomion,意指「第二律法」,猶太人則稱之為「律法的重述」。英文直接從希臘文翻譯,叫 Deuteronomy。中文聖經取希臘文 deutero (意思是二,中文取其重申)和 nomos (意為律法,誡命)定名為申命記,和本書主旨相吻合,就是重申誡命給以色列新生的一代。

約西亞王18年(主前621年),因為修理聖殿而發現律法書,由大祭司希勒家交給書記沙番,沙番念給王聽,王就撕裂衣服,向上帝哭泣哀求,並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與他們立約要遵守這律法書上的話(見列王記下22:3-23:3)。因為王與眾民的立約,是一件關涉律法書的問題,這才開始了聖經正典的觀念,這也是律法正典的開端。不過,當時所說的律法書,並不是全部律法的五卷,乃是現今申命記的一部分。約西亞王的因著本書得著鼓勵,而倡導靈性復興運動。
本書不僅是重述律法,更是摩西教導的歷史記錄。申命記與詩篇同為舊約中,最多被新約引用的書卷;耶穌面對試探時,所用敵擋撒但的話,都是出自申命記(申8:3; 6:16; 10:20),超過八十次之多。

作者
猶太傳統認定摩西是本書的作者。「摩西將這律法的話寫在書上,及至寫完了。」(申31:24)
年代
出埃及後第四十年,以色列人終於來到耶利哥對岸的摩押平原,他們將有一位新領袖帶領百姓渡過約旦河去獲取應許之地。年邁的摩西知道自己不能進去,臨終時對他們說了許多勸勉的話,寫在申命記裏面。
目的
申命記主要包含了摩西在摩押平原最後向百姓的幾篇講辭。由於與摩西一同離開埃及的那一代人已死光(除了迦勒和約書亞),摩西面對著準備入迦南的新一代,便語重心長的提醒和勸戒他們。本書主要目的乃是顯明摩西要在曠野長大的選民重溫神與以色列所立過的盟約,透過迦南地的背景重新解釋律法的精義,提醒選民進入迦南以後,應如何遵行神的律法。有解經家曾說:「申命記主要為迦南地的選民作為永遠生活與福利的基礎。」

申命記的神學
申命記的文體和背後的中心思想,都給我們提供了線索,使我們得以明白申命記的基本神學—以色列的神耶和華的聖約。以色列最美好的神學思想,都從這個概念發展出來。聖約的體裁和語文,如何用來表達以色列對神的觀念。摩西的約所表達的,就是大君王耶和華和以色列人立約,祂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祂的子民。舊約聖約的語言,都和近東條約的語言,在字源或字義上相平行。耶和華被尊為君王、主宰、審判官、戰士,以色列則是祂的僕人,必須負起「聽從」和「事奉」的責任。
有了這個背景,我們就可以探索申命記的主要神學思想。
1. 耶和華是聖約的主
耶和華是萬有的主,有權要求子民效忠。祂是烈火,是忌邪的神(4:24)。「忌邪」也可譯作「熱心」。它的意思,就是神熱心保全祂自己的獨一和聖潔,絕不把祂的主權,和別神分享。跪拜偶像和不專的效忠,祂必審判。
2.耶和華是歷史的主
耶和華把以色列從埃及拯救出來,又在曠野保佑他們平安,為要成就祂向他們列祖所應許的話,是申命記的教訓。萬有的主耶和華,也是歷史的主宰。祂掌管歷史的發展,來成就祂的旨意。族長的記述一再強調,神應許以色列人的列祖,要使他們眾多的子孫,住在祂將要賜給他們的地(創12:1-7,13:14-17,15:5,18-21)。
3.以色列是與上帝立約的選民
對以色列來說,所有的權柄都屬於神這位大宗主。世上其他一切勢力,不是從祂得著權柄,就是反抗祂的統治。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句話,可以當作一個宣告︰全世界都在一個大君統治之下。而以色列就是分別出來,完全效忠於這位大宗主。是以他有責任服從盟約的條款。
以色列既要全心獻身耶和華,其生活方式就必須是分別為聖的表彰。以色列所以為聖,並不是因為過了聖潔的生活。他所以為聖,是因為耶和華將他分別出來歸祂自己。以色列過這種生活的目的,是要表現分別為聖的身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要和他的分別為聖息息相關。不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對神都有責任。
4.以色列僅敬拜聖約之主
申命記強調,敬拜是個人的、是屬靈的。愛心和感謝的心,是一切的基礎。內在的態度,比外表的行為重要得多。申命記中明明的要求,以色列人必須愛耶和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