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要懲罰巴比倫
2024.10.20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聯合禮拜講道大綱
以賽亞書13.1-22
● 長老教會代議制度(representative system)
● 第12章是第1-12章的結論:「拯救」作為前後呼應的主題
● 第13-23章屬於「列國的默示」
一、默示,是沉重的重擔(13:1)
● 信息、默示(מַשָּׂא,massa):重擔(burden)
● 動詞 נָשָׂא(nasa):舉起、承擔、背
● 「默示」是沉重的、難以承受的重擔
● 沃茨(Watts):巴比倫還未成為世界霸主(當時亞述是主宰)
● 巴比倫:代表帝國,也象徵驕傲、自我高舉、反叛上帝的勢力
● 韋伯(Webb):也預表未來對所有不順服上帝的國家和勢力的審判
● 本肯索普(Blenkinsopp):警戒以色列人不要依賴外邦列國的力量
二、審判的宣告(13:2-5)
● 「大旗」和「貴族」:瑪代人和波斯人
● 「我有命令」:顯示上帝掌控列國的行動
● 「聽咧」:軍隊從各處集結的聲音
三、上主的日子近啦!巴比倫將毀滅(13:6-10)
● 上主的日/耶和華的日子:審判與大災難的日子
● 殘暴的巴比倫為何「痠軟無力,消熔失膽」?
● 地震、太陽和月亮變暗,表現審判的來臨
四、上主審判的理由(13:11-16)
● 敵對者問題出在哪裡?為何上帝要審判?
● 適用於所有驕傲、罪惡、違抗上帝的列強
● 「比俄斐的純金閣較稀罕」:毀滅性的審判,極少數倖存
● 第15-16節,描述巴比倫對於敵人的粗暴殘忍
● 猶太人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詩篇137:8-9)
● 馬太福音5:38-40論到「目睭賠目睭;嘴齒賠嘴齒」
五、巴比倫的完全毀滅(13:17-22)
● 米底亞人:瑪代人,後來與波斯結盟的帝國
● 「米底亞人無看重銀,嘛無愛金」(13:17)
● 主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古列)攻陷巴比倫
● 像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滅亡:徹底毀滅、無法挽回的審判。
以賽亞書第十三章可以帶給我們今日的處境哪些反思?
一、如同巴比倫的驕傲,我們應反思自身的驕傲和自大,謙卑地敬畏上帝
● 巴比倫的驕傲:認為自己可以與上帝抗衡
● 現代人的驕傲:驕傲仍然是我們普遍面臨的試探
1.富有的年輕人(馬可福音10:17-27)
2.任何形式的民族主義和極端主義:都是驕傲的表現
3.信仰的驕傲:法利賽人
4.學習的驕傲:缺乏受教的心志,很難成長
● 耶穌的榜樣:我的心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29)
二、上帝的審判是公正且不可避免的,提醒我們遵循上帝的公義和旨意
● 無論世上的權勢如何強大,最終上帝的旨意必將實現
● 上帝的審判不僅是對罪惡的懲罰,更是對人的拯救
●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與美國民權運動
問題討論:
1.驕傲與倒塌:巴比倫象徵了什麼?要如何避免審判?
2.作為基督徒,我們如何在一個充滿不公義的世界中,成為公義的代言人?
3.我們可以如何通過行動(如社會服務、倡導正義等)來參與上帝的公義計畫,並反映耶穌對脆弱者及弱勢群體的關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