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什麼是「福音」?
● 常使用的傳福音「方法」:一、二、三、四、五
● Dallas Willard:「管理罪的福音」(the gospel of sin management)
● 關注「罪得赦免」的起點,「死後進天堂」的終點
● 解放的福音:出埃及記、耶穌禧年宣告(路加福音4:18-19)
● 第一世紀「福音」(Ευαγγέλιο):圍繞著凱撒、羅馬和平(Pax Romana)
●「福音」一詞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為何保羅也使用這個用語?
● 公元前3世紀希臘文聖經《七十士譯本》
一、「耶穌福音」挑戰「凱撒福音」(1.16a)
● 為何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
● 為何保羅認同一位被釘十字架的叛亂犯?
二、「耶穌福音」超越個人得救(1.16b)
● 福音是超越個人得救的層次
●「一切信的人」隱藏的奧秘:
1.族群無差異
2.罪惡無差異,「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0)
3.受造物也受苦(羅馬書8.22)
●「一切被造的都熱切地盼望著上帝的榮耀從他的兒女們顯示出來。」(羅馬書8.19)
●「福音」不是只有二個點
三、義:是合宜的關係(1.17a)
● 羅馬帝國「義人」是法庭用語
「這個人真的是義人!」(路加福音23.47)
●猶太傳統裡,上帝的義有二個面向:
1.審判、裁決無罪的「義」
2.關係的義,因上帝的恩典獲得「新地位、新身份」
● 創世記5:24「以諾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 義包含善待弱勢者、幫助需要的人(耶 22:3、摩 5:12-15)
四、信:是出於上帝的(1.17b)
●「是起於信,止於信」、「對頭到尾攏是通過信」
● 傳統解釋「以信心為出發,又以信心為終點」
● 信心是出於人自己的努力、功德嗎?
● 哈巴谷書2.4,救恩是上帝的義所成就的,全然仰賴上帝的恩典
◎不是出於人的信,而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1.根據先知傳統
●「義者、公義的僕人」——彌賽亞,為人帶來救贖(賽46:13、51:5、56:1、59:17、62:1)
● 門徒見證耶穌就是「那義者、公義的僕人」(徒3:14-15、7:52)
2.根據啟示錄
● 啟示錄22.13
● 即使人有信心,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福音」顛覆「福音」
● 保羅以「耶穌的福音」來顛覆「凱撒的福音」、「帝國的福音」
● 真正的福音讓人謙卑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
● 耶穌的福音,顛覆我們認為的「福氣」
● 管理罪的福音:強調個人得救
● 解放的福音:強調整體的得救
● 卡爾·巴特的神學:「恩典得勝的神學」
二、福音的大能往往是在我們回應上帝時更加顯明
● 1895年10月16日,梅監霧牧師、蘭大衛醫生、廉德烈牧師
● 梅監霧牧師:宣教實踐的過程,重新發現福音的價值。
● 吳威廉牧師娘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 1867-1960)
● 引入聖詩《咱著來吟詩》,創作聖詩《你若欠缺真失望》
● 如果沒有來到台灣,就無法發現「福音」竟然是充滿大能。
問題討論:
1.第一世紀的人所理解「福音」一詞是什麼?為何保羅要顛覆羅馬的福音?
2.今日許多人傳福音著重在「個人得救」,我們如何不偏廢行公義、好憐憫,乃至於上帝國的救贖呢?
3.福音的大能可曾在你的生命中起了作用?分享你的見證。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福音的大能(台語)
羅馬書1:16-17
1、耶穌福音的大能
保羅勇敢來闡明
強調上帝大恩典
猶太外邦攏平等
2、傳統管理罪福音
個人赦罪作中心
耶穌福音的拯救
整體普世已來臨
3、福音重點義與信
出於上帝的大恩
人神弱勢受造物
合宜關係換作新
4、世間人人攏有罪
公義奴僕來贖回
無分猶太與外邦
族群尊卑成一體
5、福音大能的實現
回應上帝時明顯
實際行動傳救恩
為主疲命好爭戰
講道篇
福音的大能
2023.7.16 台北濟南教會第一場禮拜講道篇
羅馬書 1.16-17
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17因為這福音啟示上帝怎樣使人跟他有合宜的關係:是起於信,止於信。正如聖經所說的:「因信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關係的人將得生命。」(現代中文)
16我無看福音做見笑,因為此個福音是上帝的大能力,欲拯救所有信的人,代先猶太人,後來外邦人。17因為此個福音有啟示上帝的義,此個義對頭到尾攏是通過信來得著。照聖經所記載:「義的人會對信來活。」(現代台語)
基督徒都會覺得傳福音很重要,但究竟什麼是「福音」?二十世紀以來發展出很多簡易的傳福音的「方法」,幫助基督徒很快速的告訴未信者什麼是「福音」。我們常聽到或使用的「一二三四五」,一即「一條線」,馬偕牧師在基隆佈道時,將當時的銅錢撒在地上,然後拿起一條線將銅錢串起來,說上帝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間就像這條繩子將失落的人串連救贖起來。二即「福音橋」,耶穌基督成為人與上帝之間的橋樑。另有,「三福」、「四律」(亦稱屬靈四律)、「五色珠/五色福音」(亦稱五色佈道法),讓傳福音的人可以在幾分鐘內就交代清楚人有罪,需要透過耶穌的赦罪救贖,與上帝建立關係,所著重在「個人」的得救。
前台灣神學院新約教授孫寶玲牧師引介 Dallas Willard《The Divine Conspiracy》(神聖的陰謀)書中的警惕,指這種福音觀點即「管理罪的福音」(the gospel of sin management),以「赦罪」為核心的信仰,強調耶穌是「個人的」救主。關注的起點是「罪得赦免」,關注的終點是「死後進天堂」,反而在起點與終點之間的生命旅程變得無關緊要,甚至導致信仰與日常生活脫節,不在乎世界與社會的改革進展。
另一種福音的觀點認為福音是帶來解放的,特別強調出埃及記的解放、強調耶穌宣布禧年的拯救:「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揀選了我,要我向貧窮的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他子民的恩年。」(路加福音4:18-19)
管理罪的福音、解放的福音,一個強調個人得救、一個強調整體的得救,這二種傳福音方法的觀點都在基督徒中可以看到,它比較像一個「光譜」,在不同的處境下,我們可能偏向個人得救,有時偏向整體的得救。
要認識「福音」的內涵,我們必須回到一千九百六十年前的處境去思考。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人民聽到「福音」一詞,他們是如何理解的?他們想到的不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福音」,他們會想到「管理罪的福音」嗎?他們會想到「解放的福音」嗎?他們會將「福音」當成是進入天堂的入場券嗎?不會的。
鄭仰恩牧師在上主日講道中,特別介紹羅馬帝國的中心是羅馬城,羅馬城的中心更是以羅馬凱撒(皇帝)為中心。也說明羅馬帝國所謂的「福音」是圍繞著凱撒,舉凡凱撒的生日、皇室成員的出生、凱撒軍隊的捷報的等等都被稱為「福音」(Ευαγγέλιο)。換句話說,在第一世紀裡,一般人聽到「福音」一詞不是聯想到永生、不是聯想到上天堂;他們直覺想到的是,在歌頌神格化的凱撒奧古斯都,歌頌凱撒帶來「羅馬和平」(Pax Romana),歌頌凱撒是「救主」,宣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識形態。「福音」和「救主」這兩個詞在當時羅馬皇帝時代已經存在,對第一世紀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人民來說,「福音」就是臣服在羅馬凱撒自稱為神、救主的權勢之下。
既然「福音」一詞的概念已經在當時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為何保羅也使用起這樣的用語?在第一講時,牧師就有解釋,使徒保羅曾經是法利賽派的經學教師,他對舊約聖經極為精通,先知書後期就開始使用「好消息」這個詞,來指稱末後將到,上帝主權要介入、拯救要臨到。而且早在公元前3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將希伯來聖經翻譯成希臘文聖經的《七十士譯本》,就將 “בְּשׂוֹרָה”(besorah)「好消息、大獎勵」這個字翻譯成希臘文 “Ευαγγέλιο”(福音)。
換言之,保羅宣稱的「福音」是依循先知書的脈絡,但內容與羅馬帝國對「福音」一詞的理解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對立」。先知宣講的福音是上帝主權介入世間,而羅馬宣講的福音卻是凱撒的權柄控制全帝國統治下的一切,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所及的一切。
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很短,只有二節,主題是「福音」,卻是羅馬書接下來所要闡述的核心內容。
一、「耶穌福音」挑戰「凱撒福音」(1.16a)
第十六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對羅馬人民來說,他們尊卑、階級意識很強烈,凱撒是「福音」本身,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但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所指的就是被釘十字架上的耶穌,他不以耶穌為羞恥。當時的人,認為最羞恥的刑罰是被釘十字架,被釘的人犯除了被鞭打之外,全身一絲不掛被釘。羅馬人規定羅馬公民、有身份地位的人,不得被釘十字架。可見耶穌的死法在當時人看來是非常羞恥的。但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在他看來,是「耶穌福音」挑戰「凱撒福音」。
保羅認同一位被釘十字架的叛亂犯,這對他來說不只是牴觸羅馬人民羞恥的問題,更是危及生命的問題。保羅這樣說,完全沒有要獲得任何金錢、地位的利益考慮,純粹是他愛耶穌,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宣講耶穌的福音。
二、「耶穌福音」超越個人得救(1.16b)
接著保羅說:「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單就「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的描述,就已經說明耶穌的福音是超越個人得救的層次。
「一切信的人」還隱藏一個奧秘,就是猶太人與外邦人被列在一起,意味者他們是同等、無差別的。猶太人沒有比較優越,外邦人或羅馬人也沒有族群上的差異。
不僅族群、地位沒有差別,就連罪也是一樣。在第三章,保羅就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0)羅馬書所講的罪惡,不僅是個人的罪惡,甚至包括全人類,所有的受造物也因為人的罪一同勞苦、嘆息(羅馬書8.22)。所以,救贖不是關注在個人的得救、獲取個人進入天堂的入場券,也要關注全宇宙終末的救贖,「一切被造的都熱切地盼望著上帝的榮耀從他的兒女們顯示出來。」(羅馬書8.19)。
「福音」不是只有二個點,「罪得赦免」的起點,「死後進天堂」的終點,不只這二點。這二點之間,我們有生命掙扎的過程,尋求成聖的過程,渴望上帝大能介入我們生命中的軟弱、跌倒、苦難,渴望上帝的大能來管教、引導我們。為個人、群體,甚至帶來整個受造界的更新。
三、義:是合宜的關係(1.17a)
第十七節上半段:「福音啟示上帝怎樣使人跟他有合宜的關係」。現代台語譯本保留原文所使用的「上帝的義、義人」,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為「合宜的關係」。
在羅馬帝國裡「義人」是法庭用語,當羅馬長官審問宣判一個人無罪時,他會說「這個人是義人」。還記得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十字架底下羅馬軍官怎麼說?他看著耶穌說:「這個人真的是義人!」(路加福音23.47)羅馬軍官是有審判權的,他宣布耶穌是「無罪」!
但在猶太傳統裡,上帝的義有二個面向:一個就像羅馬的用法,審判、裁決無罪的「義」,講的是一種標準;另一個就是關係的義,因著上帝的恩典,人在上帝面前獲得「新地位、新身份」。創世記裡記載,以諾是義人與上帝同行,沒有死。現代中文譯本也翻譯成「以諾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在猶太文化裡的「義」,意涵不僅是法庭上宣布無罪,更要表達上帝的義是帶來轉化的恩典,這恩典帶來關係的修復。甚至在先知的教導中,義包含善待弱勢者、幫助需要的人(參耶利米書22:3、阿摩司書 5:12-15)。
在羅馬書裡面,保羅就將先知傳統的義表達出來,義是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不僅內在的和好,更有外顯的和好,即與他人的和好,與受造界的和好。
四、信:是出於上帝的(1.17b)
「是起於信,止於信」,現代台語翻譯為「對頭到尾攏是通過信」。傳統的解釋都是「以信心為出發,又以信心為終點」,似乎這信心是出於人自己。這樣的解釋,很強調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信。如果可以靠著人的能力,那麼基督的救贖不就可有可無嗎?
為了解釋這句話,保羅解釋說:「正如聖經所說」,是引用哈巴谷書第二章第四節,先知在說明救恩是上帝的義所成就的,因此,人在得救的事情上,全然仰賴上帝的恩典,而非人的功德、努力。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就說,羅馬書的主題,就是「恩典的教義」。
「對頭到尾攏是通過信」,即「不是出於人的信,而是出於上帝的恩典」。我認為可以注意二點:
1.根據先知傳統。
在以賽亞書中公義常常與救恩一起出現(參以賽亞書46:13、51:5、56:1、59:17、62:1),通過「義者、公義的僕人」——彌賽亞,為人帶來救贖,這是後期先知逐漸發展或是得到啟示的。
到了耶穌從死裡復活升天以後,發展就更明顯,門徒都見證耶穌就是「那義者、公義的僕人」(使徒行傳3:14-15)。司提反也指責猶太人把那位「 那義者、公義的僕人」殺了(使徒行傳7:52)。
2.根據啟示錄。
耶穌說:「我是阿爾法和亞米茄,是首先和末後,是開始和終結」(啟示錄22.13),這經文對應羅馬書這裡所說的「對頭到尾攏」,即「信」的本質都指向耶穌基督,而且是從頭到尾都是唯獨基督。
總之,不是出於人的信,而是出於上帝在基督裡的恩典。即使人有信心,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福音」顛覆「福音」
我們知道第一世紀的羅馬人對「福音」一詞的認識是「凱撒的福音」,是羅馬帝國洗腦與宣揚的統治者是神聖、權威的神明、救主。
保羅宣揚的是「耶穌的福音」,他以「耶穌的福音」來顛覆「凱撒的福音」,顛覆「帝國的福音」。
真正的福音不是帶來成功的福音、不是帶來凱撒的價值。真正的福音使保羅謙卑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真正的福音改變人,使人仰望基督。詩篇第五十一篇,大衛懺悔說:「憂傷痛悔的心,你不拒絕。」(詩篇51:17),救贖唯獨依賴上帝的恩典。
耶穌的福音,顛覆世人即有的「福氣、福祿壽」觀點。耶穌登山寶訓裡面說:「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馬太福音5.3)「耶穌的福音」顛覆「羅馬的福音」、顛覆「世俗的福音」,當我們謙卑在基督面前信靠他時,我們就會進入耶穌的福音應許裡面。
管理罪的福音強調個人得救,解放的福音強調整體的得救,我們該如何整全理解或看待呢?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神學家卡爾·巴特的神學,可說是:「恩典得勝的神學」。上帝的本質是恩典,人的本質是感恩。救恩的信心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人只要存著感恩來接受,並以感恩來回應上帝的呼召,活出得勝的生命來榮耀上帝、利益眾人。
我們既已擁有耶穌的福音,就不要停留在「個人得救」的認識上,要進一步認識到「耶穌的福音」顛覆「凱撒的福音」、顛覆「世俗的福音、福氣」。
二、福音的大能往往是在我們回應上帝時更加顯明
1895年10月16日,梅監霧牧師與同樣受派到台灣的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廉德烈牧師(A. B. Nielson)在倫敦參加為他們舉行的惜別會。
蘭大衛醫生在日記中提到:「梅監霧牧師深愛台灣人,台灣人也熱愛梅牧師...12年前我們初抵彰化時,中部僅有4間教堂,經過梅牧師的努力耕耘,現在已經有23座小教堂,梅牧師應該引以為榮。」
當時,梅監霧牧師粗衣布食,以蘇格蘭式的「沿村露天佈道」方法傳道。中部地區1,100個村落中大約有900個村留下了梅牧師的腳跡。他的英國同工稱他為「英國乞丐」,他的台灣同工稱他為「台灣的保羅」
梅監霧牧師認為:宣教實踐的過程,使他重新發現福音的價值。沒有踏出去宣教,就無法認識到福音的大能。
福音在男性身上,也在女性身上發出大能。
吳威廉牧師娘吳瑪烈(Margaret Mellis Gauld, 1867-1960),她被尊稱為「台灣教會音樂之母」。早期北部教會學校的音樂教育,在她殷勤努力之下打造了非常穩固的根基,不管是淡江中學、淡水女中或是神學院的音樂課堂上,都有她的身影。
吳瑪烈26歲時,與吳威廉牧師結婚,新婚後二個月後,二人搭船離開加拿大,於1892年10月23日抵淡水展開北台灣的服事。三十年後,1923年遭逢吳威廉牧師病故的傷痛。她原本可以返回加拿大,結束宣教工作,然而她實在喜愛用音樂服事台灣的教會和信徒,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女宣道會因此正式差派她為女宣教師,使她可以繼續留在台灣事奉。
1926年由她組織帶領的淡江中學合唱團,還曾經到日本演唱。除了負責教會學校的音樂課程之外,她也到地方教會指導聖歌隊(詩班),讓教會中充滿美妙的讚美詩歌,無形中塑造出台灣教會喜愛吟詩讚美上帝的性格。
長老教會信徒很喜愛吟唱的《咱著來吟詩》就是吳牧師娘介紹給台灣的詩歌。聖詩521首《你若欠缺真失望》,是吳瑪烈為台灣信徒作曲填詞的作品。這首旋律優美,意義深遠的詩歌,在許多主日裡由台灣各地基督徒吟唱,揚聲傳頌著基督信仰中信徒在聖靈的幫助之下,互相關懷扶持、遵循主的命令彼此相愛的精神。
她說,如果在加拿大,她就是一般的家庭主婦,彈琴的話只有一個人在聽,但是來到台灣,她彈琴是全台灣都聽她彈。她來到台灣,整個人活起來、生命從此充滿驚奇。如果沒有來到台灣,就無法發現「福音」竟然是充滿大能。
梅監霧牧師、吳瑪烈牧師娘,甚至許多的福音作者,他們都體會到福音的大能往往是在我們回應上帝的呼召時更加顯明出來。你也可以勇敢踏出去回應上帝的呼召,願上帝的話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第一世紀的人所理解「福音」一詞是什麼?為何保羅要顛覆羅馬的福音概念?
2.今日許多人傳福音著重在「個人得救」,我們如何不偏廢行公義、好憐憫,乃至於上帝國的救贖呢?
3.福音的大能可曾在你的生命中起了作用?分享你的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