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站起來!
2022.4.17台北濟南長老教會復活節讚美禮拜
路加福音5:17-26
馬太福音28:6
●「願你們平安!」(約翰福音20:19, 21)
● 在耶穌復活的記載中被翻譯為「復活」的二個希臘文動詞:
“ἀνίστημι” (anistēmi)(馬可福音8:31;9:9)
“ἐγείρω” (egeirō)(路加福音24:6;馬太福音28:6)
一般都翻譯為「站起來」、「建立、興起、舉起、睡醒」
●《加略山的愛》(Calvary’s Love)
基督的復活(Christ is risen), “risen”也可以翻譯為「站起來」
「加略山」、「各各他」意思是「骷髏頭」(太27:33;約19:17)
●「復活」即「站起來」的意義:
一、健康的另一個指標是一個人能夠「站起來」
●「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路加福音5:24)
● 路加福音第13章,一位病了十八年駝背的婦人得醫治
二、能夠抬頭挺胸「站起來」,是福音重要的內容
● 路加福音第18章聖殿祈禱的二個人:法利賽人,和被視為惡棍的收稅者
● 收稅者搥胸說:「上帝啊,可憐我這個罪人!」(路加福音18:13)
三、從自暴自棄、墮落中「站起來」,是一種復活的生命力
● 耶穌向勞苦、背負重擔的人說:「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30)
● 路加福音第19章,記載矮子撒該的故事。
● 耶穌的接納,使得撒該彷彿從自暴自棄、墮落中「站起來」
四、在恐懼中交託給上帝,將經歷復活的生命力
● 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自己就曾經說過:「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馬太福音26:38)
五、內心充滿火熱的生命力而「站起來」
● 還有一種抬頭挺胸「站起來」,就是「火熱」“καίω” (kaiō)。
● 棄餒的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
● 以馬忤斯地名的意思是「溫泉」
◎今年復活節的功課:學習耶穌伸手給予苦難的人們,幫助人站起來(復活)
● 被人們所排斥、棄絕的人,耶穌基督會伸手接納他們。
● 耶穌用手摸他之後,並說:「我肯,你潔淨吧!」(路加福音5:13)。
問題討論:
1.「復活」的字義就是「站起來」,請分享曾在跌倒中站起來的經驗。
2.學習耶穌伸手給予苦難的人,幫助人站起來。你想到可以做些什麼事?
3.請分享你聽過激勵人「站起來」的故事。
17( 太 9:1-8 可 2:1-12 )有一天,耶穌正在教導人,有些從加利利各鄉鎮和猶太、耶路撒冷來的法利賽人和法律教師也坐在旁邊。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他能治好病人。18有幾個人抬來一個躺在床上的癱瘓病人,想法子要把他抬進屋子裡,放在耶穌面前。19可是,因為人多,他們無法抬他進去,就把他抬上屋頂,拆開瓦片,連人帶床把他縋下,放在人群中耶穌的面前。20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那癱瘓病人說:「朋友,你的罪蒙赦免了。」21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議論說:「這個人是誰?竟說出這種狂妄的話!除了上帝,誰有權赦罪呢?」22耶穌看穿了他們的念頭,就對他們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想呢?23對病人說『你的罪蒙赦免了』容易?還是說『起來走』容易呢?24我要向你們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於是他對那癱瘓病人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25那個人立刻當著大家面前起來,拿起自己所躺臥的床回家,頌讚上帝。26大家都非常驚奇,滿懷敬畏地頌讚上帝說:「今天我們看到不可思議的事了!」
馬太福音28:6
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他已經復活了!你們過來,看安放他的地方。
今天復活節,兒童主日學合班禮拜,由吟洋牧師講道,也舉行開放式聖餐,邀請大人、小孩一同領受主耶穌的恩典,師長也很用心預備復活短劇演出,由世忠長老編寫劇本,王媽媽巧手製作的空墳墓(還有大石頭…),老師家長、韓國宣教師參與演出。
在大禮拜堂,由聖歌隊、樂團,帶領我們一同來敬拜上帝,讚美耶穌基督的復活。像天使宣告說:「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他已經復活了!你們過來,看安放他的地方。」(馬太福音28:6)
耶穌復活之後,向眾門徒所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約翰福音20:19, 21)。當時門徒深怕羅馬軍隊的搜捕,因此他們深夜聚集在一起,對未來的充滿絕望,但在此時,復活的耶穌像他們顯現,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復活是基督信仰最重要的事件。不可或缺。使徒保羅說,如果耶穌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就「空空」,沒有任何價值。耶穌的復活,上帝應許我們也會像他一樣復活,而我們所受的苦總會過去。所有你所遭遇的困苦、痛苦、不公義的事,不再如此絕對。沒有任何一條路,像約伯遭遇坎坷的道路。它不停留在苦難中,它也不會恆久絕望,復活告訴我們未來是開放的,是有盼望的。有一天,你會走上一條新的路,而你現在所背負的重擔,將會卸下來。
今天所讀的經文記載一個人遇到耶穌的故事,所要傳達的是,當一位苦難中的人來尋求耶穌,從此他不會繼續停留在苦難中,也不會在恆久絕望中。遇見耶穌、相信耶穌,經歷醫治、站起來,對這人來說就是生命的「復活」。
為何說他經歷復活呢?
我們先從字詞來看,希臘文有二個動詞,一般都翻譯為「站起來」,但在耶穌復活的記載中都被翻譯為「復活」,一個是 “ἀνίστημι” (anistēmi)(馬可福音8:31;9:9),另一個是 “ἐγείρω” (egeirō) (路加福音24:6;馬太福音28:6)。在中文裡,這二個字也被翻譯為「建立、興起、舉起、睡醒」,而且二者經常互用。
今天所讀的經文,路加福音第五章廿四節所使用的就是“ἐγείρω” (egeirō),在此翻譯為「起來」(現台、現中)。耶穌的復活也是使用這個字。也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復活的力量在這個癱瘓病人的身上彰顯出上帝的恩典。
今天聖歌隊、樂團帶我們一起敬拜,獻詩主題是《加略山的愛》(Calvary’s Love),就是在頌揚基督的復活(Christ is risen), “risen”也可以翻譯為「站起來」,就像耶穌使故事中的癱瘓病人站起來的大能。
「加略山」(Calvary)希伯來語稱為「各各他」,意思是「骷髏頭」(太27:33;約19:17),也就是耶穌被釘於十字架的地方(路23:33),拉丁文聖經翻譯為 “calvaria”,英語音譯「加略山」(Calvary)。原本是釘十字架的刑場、是埋葬死人的墳場,但這裡的一個新墓穴卻被拿來安葬耶穌,在這悲傷、死寂的墳場,卻看見耶穌基督的復活。耶穌在世上使人「站起來」或在死裡「復活」,都讓我們驚豔他復活的大能。
我們來想想「復活」,即「站起來」的意義:
一、健康的另一個指標是一個人能夠「站起來」
路加福音記載,這名癱瘓是朋友抬到耶穌的面前,癱瘓完全無法靠者自己移動,他沒有自主的能力,他的靈魂似乎被禁錮在一個無法動彈的肉體監獄中。他的飲食、排便,都需要靠他人,他的肉體完全赤裸地攤在他人的眼下,這樣的日子不知道過了多久。你感受到他的痛苦嗎?
我想耶穌一定感受到他的苦難與絕望。耶穌對他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路加福音5:24)那癱瘓病人就起身,他感受到他的腳,感受到力量,最後自己站了起來,最後他拿起自己所躺臥的床回家去了。(路加福音5:17-26)健康的另一個指標是一個人能夠「站起來」。
路加福音第十三章記載,一位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的婦人。耶穌看見,便叫過她來,對她說:「女人,你脫離這病了!」
一位駝背、挺不直腰的婦人前來。耶穌向她說:「婦人,妳的病離開妳了!」並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上帝。這婦人起身、站起來、抬頭挺胸,並開始因這一切的改變讚美上帝。健康的另一個指標是一個人能夠「站起來」,這就是復活所要帶來的好消息。
二、能夠抬頭挺胸「站起來」,是福音重要的內容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裡,耶穌曾說過一個比喻:兩個人進到聖殿中要祈禱。一位被視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一位被當時的人視為惡棍、討厭的收稅的人。
法利賽人祈禱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貪婪、不義、淫亂,更不像那個稅棍。」(路加福音18:11)那收稅的人卻遠遠站在一角,連舉眼望天都不敢,只是搥胸說:「上帝啊,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補充說:「我告訴你們,這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在上帝眼中的義人是那個收稅的人,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因為上帝要把那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卻高舉自甘卑微的人。」
耶穌要告訴我們,這位在上帝面前謙卑的收稅者,他被上帝視為義人,他最終可以在上帝面前抬頭挺胸「站起來」。這是上帝在我們心中喚醒的力量。
三、從自暴自棄、墮落中「站起來」,是一種復活的生命力
還有另一種抬頭挺胸「站起來」。不只是從疲憊、軟弱無力、或自暴自棄中站起來,還要從「內心的墮落」中站起來。你在自己身上所感受到的,不只是渺小、微不足道,不只是生病和不美麗。在你心中有些成分非常黑暗。誰若清楚地看透了自己,就無法再說,世界上沒有邪惡,也無法再說,「罪」只是宗教用來恐嚇人的一種把戲罷了。
誰若看進自己的內心,卻不覺得好像在看恐怖片一樣,他就不是真正張開眼睛在看。耶穌醫治人時,有一種情況是,他看到罪並說出這罪的名字。因為我們的靈魂有誨暗無光的一面。在那裡面的陰影如此黑暗,使得我們甚至無法意識到這陰影的存在。若不是從其他地方有光照進來,我們根本無從知道自己的靈魂是活在何等的黑暗中。
基本上,只有當一個人走向我們,並說道:來,重新開始吧!我陪著你一起承擔,你能夠做得到的。耶穌向勞苦、背負重擔的人說:「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30)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記載矮子撒該的故事,他身材矮小又是被鄙視的收稅者,但耶穌主動接納他,還到他家吃飯。在當時,同桌吃飯的意思是,我們是朋友和兄弟。我和你之間一切都沒問題。同桌吃飯實際上就是寬恕、接納。即使他人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耶穌的接納使得撒該彷彿從自暴自棄、墮落中「站起來」,他對耶穌承諾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路加福音19:8)很清楚的,耶穌使人從自暴自棄、墮落中「站起來」,就是一種復活的生命力。
有時候,要幫助人「站起來」,經歷復活的恩典,是要冒險的。耶穌也冒著被指責離經叛道的風險。最近,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五十幾天來,我們看到民主自由陣營的領袖要去幫助烏克蘭「站起來」,他們也要冒險進入當地的戰區。幫助人「站起來」,是復活的生命力的展現。
四、在恐懼中交託給上帝,將經歷復活的生命力
此外,還有另一種抬頭挺胸「站起來」。耶穌曾說過:「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所以耶穌不是要尋找英雄。他不要那些不知恐懼為何物的孔武勇士。
不懂得害怕的人,某個心靈感官一定遲鈍了。耶穌以另一種說法,告訴跟隨他的人:起來!站起來!使你們害怕的因素已經被克服;使你們屈服的,已經沒有權勢了;使你們陷入疑惑混亂的,已經被清除了。所以,站起來!
路加福音第五章第十二至十六節,就記載耶穌伸手觸摸當時被視為不潔淨或受詛咒的痲瘋病人。整個故事的在告訴我們:被人們所排斥、棄絕的人,耶穌基督會伸手接納這種人。
耶穌用手摸他之後,並說:「我肯,你潔淨吧!」。這樣的舉動一定嚇壞了在旁邊的人,因為律法規定不可以觸摸痲瘋病人。耶穌打破禁忌,使罪惡感與恐懼中的痲瘋病人得醫治,對此人來說,他如獲重生。
面對恐懼,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自己就曾經說過:「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馬太福音26:38)但他還是走上那條他所害怕的路。他將自己以及自己的恐懼放在決定他走這條路的天父手中,自由且抬頭挺胸地站在審判他的人面前。
如果你覺得自己非常害怕時,不要拒抗它,不要壓抑它,既不用輕快的話語敷衍它、也不要太快就想要解決它。讓恐懼來找你。友善地和它對話,並將它與你自己、以及一切引起你恐懼的事,全都託付給這位上帝,因為你也正走在他的路上。如此一來,你便能找到平安。你就會有力量去走自己的路。在混亂和風暴的中間,你就能從容不迫。你就踏在結實的基礎上。而在你眼前,有一個往前走的目標。不要太看重這個世界與它所有的權力,以及當中的黑暗、陰霾;但卻要看重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他親自用手保護你。
五、內心充滿火熱的生命力而「站起來」
最後,還有一種抬頭挺胸「站起來」,就是「火熱」 “καίω” (kaiō)。復活的耶穌最早顯現給二名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而棄餒的門徒,當時他們正離開耶路撒冷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到了以馬忤斯向他們顯現,他們當時內心火熱起來。很有意思的是,以馬忤斯地名的意思是「溫泉」,他們不是被溫泉火熱起來,而是被復活的耶穌火熱起來,是靈裡的火熱,於是他們「站起來」,隨即折返耶路撒冷,向其他門徒傳遞耶穌復活的好消息。當你充滿火熱的福音熱忱時,你的生命就充滿盼望的活力。
今年復活節的功課:學習耶穌伸手給予苦難的人們,幫助人站起來(復活)
路加福音第五章十二至十六節的痲瘋病人得醫治,或是第十七至廿六節的癱瘓病人得醫治,都是使人得以「站起來」的恩典。
「耶穌伸手摸他(痲瘋病人)」,告訴我們:被人們所排斥、棄絕的人,耶穌基督會伸手接納這種人。
耶穌用手摸他之後,並說:「我肯,你潔淨吧!」。這樣的舉動一定嚇壞了在旁邊的人,因為律法規定不可以觸摸痲瘋病人,耶穌這一觸碰,在法利賽人、律法主義者的眼裡,耶穌已經違反律法規定。耶穌基督伸手摸這個痲瘋病人,這個舉動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很驚嚇的。一般人看到,都會害怕被感染而變成不潔淨,但耶穌基督並不如此,耶穌想到的是人的苦難,他當然清楚摩西律法記載在利未記上的規定,但是,除去人類的苦難,就是他降生到世界上來的主要目的。耶穌上帝國的行動,讓人從律法的束縛中得到釋放,上帝國的行動是要表明上帝接納眾人所棄絕的邊緣人、底層人民,並且醫治他。同樣地,耶穌使癱瘓「站起來」,也就是使他的生命經歷「復活」的恩典。
對於尋求耶穌的人,耶穌總是伸出愛的手。我們今天的教會要見證耶穌基督的愛,要跟隨耶穌基督的腳跡,我們是否也能對有苦難而求助於我們的人,伸出有力、有愛的手去使人站起來呢?
十幾年前,我請一位青年吃飯,我們點了幾盤菜一起吃,吃到一半,他突然哽咽哭泣,説:「牧師,你怎麼願意與我吃飯,還與我吃同一盤菜?」他是一位愛滋病人,他又對我說:「我在家裡無法與家人一起吃飯,總是另外夾一盤,在旁邊吃飯。」我聽了之後,心裏也難過、不捨。我曾聽過,也有病患被家人知道是帶原者後,所有的食物分開處理,碗筷、衣物全分開洗。甚至,馬桶、浴室用過就消毒。很多人恐懼愛滋病,是因為缺乏對這疾病的知識。
或是我們也會遇到類似耶穌的處境,有一大堆的律法、傳統規範,甚至無知或誤解,來阻隔我們對人伸出幫助的手,甚至,會遇到法利賽人和法律教師責備耶穌的情形。但是,耶穌看重人的生命價值大過於傳統禁忌,伸出他的手摸這個痲瘋病人,這是我們今天的教會應該學習的。
過去淡水對岸八里的「樂山園」(Happy Mount)就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戴仁壽醫師(Dr. George Gushue-Taylor)開創在照顧痲瘋病人的地方,戴醫師是一位擁有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會員學位(F.R.C.S)的醫師,1911年他先在台南新樓醫院服務,他為了訓練臺灣本地的醫護人才協助醫療工作,1917年他用台語白話字出版《Lāi Gōa Kho Khàn-hō͘-ha̍k》(內外科看護學),這是臺灣第一本的醫療教科書。
1924年戴仁壽醫師受派擔任馬偕紀念醫院復院的工作,他看到臺灣有許多痲瘋病人被社會、家庭所排斥、放棄,他就憐憫他們,他從臺灣各地收容痲瘋病患,為其個別診療。三年後,馬偕紀念醫院在鄰近居民的抗議聲浪中,成立「臺灣第一間癩病專門診療所」,收治痲瘋病患。
痲瘋病在九十幾年前,是人人都害怕的疾病,更不用說在將近二千年前耶穌的時代。因為這個病在當時沒有辦法醫治,許多病人都是手腳壞死,而沒有知覺的自然掉落,有的甚至眼睛掉了也沒有知覺,因為神經系統也已經死去沒有知覺。患了痲瘋的病人可說是活著等死,而且是沒有尊嚴的死,於是戴仁壽醫師向上帝祈求要設立樂山療養院,要讓這些病人可以活得更有尊嚴,通過宣教師的幫助,使這些病人經驗到上帝對他們的愛。我們需要多學習這些具備基督之愛的生命故事來激勵我們。
問題討論:
1.「復活」的字義就是「站起來」,請分享曾在跌倒中站起來的經驗。
2.學習耶穌伸手給予苦難的人,幫助人站起來。你想到可以做些什麼事?
3.請分享你聽過激勵人「站起來」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