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以弗所書1:22-23;啟示錄21:1-2
●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按照《使徒信經》形式所著
● 《使徒信經》教會論是緊接在「我信聖神/聖靈」之後。
● 「我實在告訴你們,我去,對你們是有益的;我不去,那慰助者就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去了,就差他來。」(約翰福音16:7)
● 「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使徒行傳2:4)
● 《使徒信經》只有三個“Credo in”,意思是只有「上帝——聖父、聖子、聖靈」是我們信仰的對象,而教會不會是我們信仰的對象。
● 為何華語版在論到教會時,出現了五個「我信」?
● 小會發函給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修正「華語版」的翻譯。
● 我們提出修正《使徒信經》「華語版」,翻譯如下: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聖而公之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身體復活及永生。阿們。
一、教會是什麼?
1.「會堂」synagogue,聚會處所
● 「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裡來,坐在我面前。」(以西結書14:1;20:1)
● 現代彌賽亞猶太教會先驅者萊弗托夫(Paul Philip Levertoff,1878-1954):「會堂肯定是在被擄巴比倫期間產生的。」
2. 「被呼召出來的人」εκκλησία (ekklesia)
● “ἐκκλησία”(ekklesía)「教會」由二個字所組成:ek,意出來,kaleo,意召喚。
● 「被呼召出來的人」:過去呼召、現在呼召、未來呼召。
● 「召會」即英文 “assembly”
● 古希臘羅馬特指代表人民所組成的「公民會議」(內閣、議會)
● 「教會」具有公共性、政治性
3.主的家
● 如果耽擱了,這封信要告訴你們,我們在上帝的家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提摩太前書3:15)
◎ “church”字源
● Κυριακή (kuriakē),「屬於主的」,英文是 “of the Lord”。
● kirika(原始日耳曼語),現代德語 “Kirche”。
● cirice(古英語),chirche (主的家), “church”。
● 「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
二、教會是:聖、公
1. 聖:分別、超脫世俗
2. 大公的(catholic):公同的
3. 普世的(universal):釘根本地
● oikos意思是「家」,希臘文οἰκουμένη (oikoumene, 普世」(字義是「所有人居住的家)。
三、教會是:聖徒相通
1. 聖徒是誰?義人是誰?
(1)自以為義
● 耶穌針對自以為義而輕視別人的人說一個比喻(路加福音18:10-14)
(2)因信稱義
● 不是一部分人是「聖徒」,另一部分人是「罪人」,乃是每一位信徒既是聖徒又是罪人。
● 「既然我們因信得以被稱為義人,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跟上帝有了和睦的關係。」(羅馬書5:1)
2. 相通:κοινωνία (koinonía,團契)
● 希臘文κοινωνία(koinonía)譯為「聖徒相通」,通常是「動詞」
● 和合本:相交、交通,2010起翻譯改為「團契」
● 現代中文譯本:團契
● 現代台語譯本:團契
● 天主教會翻譯:共融 (communion)、相通
3. 相通:communion(聖餐)
● κοινωνία更深神聖意義的「聖餐」(communion)。
四、救恩的應許:罪得赦免
1.洗禮
2.聖餐
五、新天新地的應許:復活與永生
● 信徒與教會的未來時間
● 但是,我們在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在那裏,正義常住。(彼得後書3:13)
● 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啟示錄21:1-2)
● 「阿們」:實實在在、堅定信靠、這就是我所信的
從今天的信息中,至少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思考:
一、《使徒信經》「聖徒相通」為人類未來理想社會、新天新地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二、喜愛讀聖經,教會體質得以改變。
問題討論:
1.請分享你認為的「教會」是什麼?
2.「教會」如何致力於「聖徒相通」?
3.如何使有形的教會,彰顯出無形的教會的實質內涵?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使徒信經5-聖而公之教會
2021.7.1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以弗所書1:22-23;啟示錄21:1-2
上帝又使宇宙萬物屈服在基督腳下,以他為教會的元首,統御一切。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充滿宇宙萬物的那位基督所充滿的。(以弗所書1:22-23)
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啟示錄21:1-2)
斯洛伐克贈與臺灣一萬劑疫苗,1989脫離共黨統治,1993年1月1日完成獨立建國。價值理想一致的友好夥伴,共同努力上帝國度。
《使徒信經》共有十二句話,有牧師就通過十二講仔細傳講《使徒信經》的信息,這次牧師團只通過五講來傳講。說到《使徒信經》的傳講或是神學的教導,甚至著書大大影響之後的基督教會,我想就是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加爾文寫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就是按照《使徒信經》的形式,逐步展開論述出來的,意思就是信仰的要義是上帝——聖父、聖子、聖神所啟示出來的道理。加爾文不是只有傳講十二講,而是通過《使徒信經》的形式將基督信仰的核心要義著書,成為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以來認識基督信仰要緊的神學著作。
今天第五講,是關於「教會論」,但是我們要知道,教會論是緊接在「我信聖神/聖靈」之後,意思是說,在聖靈的帶領與運行中,教會得以建立。回顧耶穌基督對門徒所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我去,對你們是有益的;我不去,那慰助者就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去了,就差他來。」(約翰福音16:7)
使徒行傳記載五旬節時,第一次聖靈降臨節的景象:「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使徒行傳2:4)這一日也被視為教會的誕生。也因此,我們要認識《使徒信經》關於教會的論述,必須放在「我信聖神/聖靈」裡面來看。
每週三下午都會舉行辦公室會議,會議後牧師團接著會舉行「講道研討」,韓國牧師也會加入我們的討論。其實,在預備《使徒信經》的信息時,我們就覺得「華語版」的《使徒信經》翻譯不好,特別是最後關於「教會」的那一段。
台語版:「我信聖,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
華語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如果回到拉丁原文來看,關於教會的這一段並沒有「我信」。整個《使徒信經》只有三個“Credo in”,意思是只有「上帝——聖父、聖子、聖靈」是我們信仰的對象,而教會不會是我們信仰的對象,教會是我們實踐信仰的群體。也因此,約翰.加爾文清楚將“Credo in”的意義表達出來說:「我把我的心作為祭物獻給主。」(Cor meum velut mactatum Domino in sacrificium offero,此句源於加爾文在1541年8月的一封信)對加爾文派或改革宗教會而言,教派最早的圖徽、印記不是焚而不燬,而是手捧著一顆焚燒的心,向上帝說“Credo in”。
既然只有三個“Credo in”(我信),為何華語版在論到教會時,出現了五個「我信」?比較早期的英文版譯為 I believe the Church,新的英語翻譯沒有「believe」,而是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因此,我們覺得「華語版」的翻譯不精準甚至錯譯,於是我聯絡現任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主委鄭仰恩牧師,也提供我們的翻譯版本給鄭老師,希望信仰與教制委員會能夠修正「華語版」的翻譯。鄭老師說,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他回覆我說:「我在下一次信仰與教制會議可以提出修改的提議,如果濟南教會可以提出建議,會更有意義。」也因此,我在小會的群組提出對話的經過,小會員也表示支持,因此,我們教會就向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提案修正《使徒信經》「華語版」,翻譯如下:
《使徒信經》(華語版)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聖而公之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身體復活及永生。阿們。
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使徒信經》關於「教會」的教義:
一、教會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從三個可翻譯成教會的字來認識。
1.「會堂」synagogue,聚會處所
會堂(Synagogue)的希臘文 “συναγωγή ”(synagoge)這名詞,曾在舊約聖經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簡稱LXX)出現,指以色列人的集會、聚會處所。
一般學者認為,在被擄巴比倫之前,以色列人的敬拜集中於耶路撒冷的聖殿;但在被擄期間(主前第六世紀起),無法自由移動,更無法回到耶路撒冷聖殿敬拜,會堂因而興起,成為教導聖經與祈禱的地方。
會堂有可能是從某些利未人或先知的居所內聚集而開始的,「但是我還是要和他們一起在流亡的地方,作為他們暫時的聖所。」(參以西結書11:16;耶利米書39:8)。舊約先知以西結可能為會堂的起源提供了一個基礎:「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裡來,坐在我面前。」(以西結書14:1;20:1)
現代彌賽亞猶太教會即猶太基督徒的先驅者萊弗托夫(Paul Philip Levertoff,1878-1954)毫不含糊地斷言:「會堂肯定是在被擄巴比倫期間產生的」(〈Synagogue〉,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aedia, 1930)。
2. 「被呼召出來的人」εκκλησία (ekklesia)
「會堂」、「會所」常用在猶太教的集會所,在基督教則使用另一個希臘文“ἐκκλησία” (ekklesía),新約聖經常翻譯為「教會」。從字義的角度來看,「教會」的希臘文是“ἐκκλησία”(ekklesía),由二個字所組成: “ek”(意:出來)加上“kaleo”(意:召喚),即「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
「被上帝所呼召者」是指所有的歷代信徒,包括過去上帝所呼召、現在上帝所呼召的我們,甚至是未來上帝將呼召的人的總和,這就是「教會」。換言之,「人」才是教會的組成,建築物不是。
臺灣有個教派用猶太會堂“synagogue”的概念,來稱呼有形的聚會地點為「聚會所」。而以“ἐκκλησία”「被呼召出來的人」的概念,作為教派的名稱為「召會」(assembly)。
但是,在當時希臘、羅馬時期,“ἐκκλησία”被翻譯成「教會」一詞以前,乃是特指「公民會議」,就是指被呼召出來代表人民所組成的「公民會議」(內閣、議會),參與公共事務、公共政治。其實,“ἐκκλησία”這個稱呼非常具有政治意味,但為何被耶穌拿來使用(參考馬太福音16:18)?或許我們可以這樣了解「上帝國」的概念本身就是政治性的概念,是以上帝為中心的治理。
在制度上,就像早期教會的長老、執事被呼召出來組成代議的「議會」,也是一種形式的教會,為了管理教會眾人的事。總之,基督徒透過“ἐκκλησία”的公共性、政治性、議會性,落實對上帝國的實踐。
3.主的家
「會堂」、「聚會所」(Synagogue)比較是指有形的建築,「被呼召出來的人」(εκκλησία)比較是指無形的教會——人的組成。第三個被翻譯成「教會」是“Κυριακή”(kuriakē),意思是「屬於主的」,英文是 “of the Lord”,今日希臘語國家稱呼「主日」,就是用這個字,而不是英文使用的 “sunday”(屬於太陽之日)。
英文“church”(教會)這個字的古英語“cirice”、“chirche”,來自“kirika”(古日耳曼語,Proto-Germanic)、現代德語 “Kirche”。而古日耳曼語、德語都是從從希臘文“Κυριακή”「屬於主的」這個字而來的。
“Κυριακή”「屬於主的」這一個字,兼具「會堂」(Synagogue)的有形建築的教會,及「被呼召出來的人」(εκκλησία)的無形的教會。這也就是今日使用英文“church”(教會)這個字的主因。
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提到教會就是屬於主的、是上帝的家:「如果耽擱了,這封信要告訴你們,我們在上帝的家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提摩太前書3:15)
總之,教會不是停留在有形的建築物或被呼召的人,教會也不是屬於人的,而是屬於主的。彼得前書作者用很精要的文字把教會的本質和意義說明得很清楚:「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這一段經文指出教會是「被揀選」、是「祭司」、是「聖潔的」、是「上帝的子民」,而上帝呼召這群人的目的是要他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
二、教會是:聖、公
前面有提醒《使徒信經》的「教會論」是緊接在「我信聖神/聖靈」之後,也就是說,教會是聖靈工作所彰顯的。
1. 聖:分別、超脫世俗
「聖」的基本意思是「分別出來」,也因為是屬於上帝,所以才是神聖的。教會是被上帝救贖回來的罪人,被上帝呼召出來而組成的,是聖神的工作。
這與一般為了相同興趣、利益,及目的而設立的社團、組織不同。從世間的法律觀點看,教會被視為「人民團體」,屬於民政局、內政部管理;但從信仰的觀點去理解,它是上帝呼召罪人「分別出來」的。這些被呼召的罪人被揀選,不是因為他們的良善,或是特殊的功名、地位、財富,而是因為上帝的愛與恩慈。上帝是召集人,而我們都是被祂召集而來的,稱為「上帝的子民」,因此都是屬於上帝的(Κυριακή)。
2. 大公的(catholic):公同的
《使徒信經》說教會是「公同的」(台語),英語翻譯為“catholic”,這個字的意思是「大公的」、「普遍的」、「全地的」,也翻譯成「普世的」(universal),「天主教會」的名稱就是使用“catholic”這個字。
「公同的/大公的」不是「化一」,而是「普世多元」連結在基督裡。換言之,上帝所設立的每一間教會,不論其歷史淵源、教派、或社會及文化背景,都是基督身體的一個肢體及普世教會的一員,雖互不相同,但也互相連結於教會的元首——基督。
3. 普世的(universal):釘根本地
教會是普世的(universal),即使世界各地教會擁有不同的歷史發展背景,和宗教禮儀、語言、社會暨文化上的差異,卻都是基督完整身體的一分子。這些散布在全世界的教會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宣揚上帝在基督裡的救恩,促進上帝的國、上帝的義,致力實踐上帝國的實現,在基督的呼召與旨意裡面,普世教會可以相通或共融 (communion),行動上則可以合一 (unity)。
希臘文οἰκουμένη (oikoumene, 普世),是由 “oikos”意思是「家」與“μένω”「居住者」的結合,字義是「所有人居住的家」。教會雖是普世的,但卻是釘根本地,在我們每個人所居住的家、國家,努力實踐上帝國的價值。嚴格來看,教會的宣教不是在追求信徒人數增加、或在追求某種業績的活動,教會是致力實踐上帝國的普世價值。
三、教會是:聖徒相通
教會還有一項要緊的特點「聖徒相通」,若說成信徒與信徒之間彼此的相交也是可以的。首先我們來談「誰是聖徒?」。
1. 聖徒是誰?義人是誰?
(1)自以為義
「聖徒」也被稱為「義人」。「義人」這個詞是法庭用語,就是法官或執法者宣布一個人沒有罪時,就會說「這人真是個義人」。但絕對不是自己說自己是「義人」,不是自己說自己多麼完全。
路加曾記載耶穌批判「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作者說:「耶穌又講另一個比喻,是針對那些自以為義而輕視別人的人說的」(路加福音18:9)比喻裡面講到:「有兩個人到聖殿裏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收稅的人。那個法利賽人昂然站立,禱告說(「昂然站立,禱告說」另有些古卷作「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貪婪、不義、淫亂,更不像那個稅棍。我每星期禁食兩次,又奉獻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那個收稅的人遠遠地站著,連抬頭望天都不敢,只捶著胸膛說:『上帝啊,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在上帝眼中的義人是那個收稅的人,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因為上帝要把那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卻高舉自甘卑微的人。」(路加福音18:10-14)
看吧!輕視別人,自以為義者,在上帝眼中才不是「義人」。
(2)因信稱義
反而,一個「罪人」公開宣認自己信靠耶穌基督,接受基督的洗禮時,上帝要稱他為「義人」,或被視為「聖徒」,本為有罪的人藉著信仰告白在受洗的一刻「被稱為義」(justification)。
教會在本質上是很奇特的,因為它是罪人和聖徒結合而成的團體;而且不是一部分人是「聖徒」,另一部分人是「罪人」,乃是每一位信徒既是聖徒又是罪人。
使徒保羅說:「既然我們因信得以被稱為義人,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跟上帝有了和睦的關係。」(羅馬書5:1)
總之,聖徒是誰?義人是誰?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而是以上帝為中心的人。
2. 相通:κοινωνία (koinonía,團契)
「聖徒相通」不是金錢、利益,或是權位、勢力的「互通有無」,互相掩飾;而是彼此相愛、互相的尊重、關懷、體諒、扶持、幫助。
「聖徒相通」的希臘文“κοινωνία”(koinonía)原意是「團契」(fellowship,天主教會譯為「共融」)。早期的和合本聖經都將“κοινωνία”翻譯成「相交、交通」,甚至也有翻譯成「捐助」;翻譯成「團契」是在現代中文譯本出現之後。天主教會則是翻譯為「共融」(communion)、「相通」,特別用來指在基督內聯合在一起的行為與活動。這個詞,常以「動詞」出現,但是中文翻譯感覺都偏向「名詞」,例如松年團契、婦女團契、青年團契,都是名詞。但真正的「團契」卻是動詞形式,也就是以行動彼此關懷、體諒、扶持、幫助,甚至捐助弱小肢體的需要。總之,「聖徒相通」是以行動去落實肢體之間的扶持與幫助,實踐彼此相愛的信仰共同體(community)。
3. 相通:communion(聖餐)
κοινωνία(koinonía)這個字也指具有更深神聖意義的「聖餐」(communion)。在聖餐的禮儀中,我們與主「同坐宴席」,聖餐中是領受同一個餅(基督的身體),擘開分給眾人,領受同一個杯(基督的血),其意義上是全體信徒都有著基督的身體與寶血,有著基督生命在我們裡面交流。同時,藉著聖徒的相通,我們展現出基督充滿生命力的肢體。
四、救恩的應許:罪得赦免
前面認識《使徒信經》所說:「我信聖,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接著,我們要談的是「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台語版)
「罪得赦免」呈現在「洗禮」。「洗禮」象徵人的「舊我的罪性」已經和耶穌基督一同死亡、埋葬,在聖靈裡「新我」也和耶穌基督一同「復活」了(羅馬書6:4)。為此,使徒保羅告白:「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加拉太書2:20)
又說:「要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以弗所書4:24)
「罪得赦免」也呈現在「聖餐」。詩篇廿三篇第五節說:「在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盛筵,待我如上賓,斟滿我的杯。」與敵人同宴席,代表放棄前嫌、彼此復和。我們一起坐席,領受基督的「聖餐」,代表著基督已經赦免我們,使我們的關係得以復和。而且「聖餐」的應許乃連結永生的應許。耶穌說:吃我的肉(餅)、喝我的血(葡萄汁)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參考約翰福音6:54)。
五、新天新地的應許:復活與永生
前面談的都是關於教會在過去、現在的光景。最後提到「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是指信徒與教會的未來的光景。我們的未來,上帝已經為我們畫出方向,就是努力實踐「新天新地」的應許。
彼得後書這樣說:「但是,我們在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在那裏,正義常住。」(彼得後書3:13)是的,我們都在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啟示錄描述世界的終末也說:「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啟示錄21:1-2)
我們就是教會,就是上帝所呼召的人,是屬於主的人,我們被呼召致力於建立「聖徒相通」、彼此相愛的教會,致力於實踐上帝國的價值,使世界朝向新天新地。
當我們這樣告白我們的信仰時,最後我們要一起說「阿們」,是發自內心實實在在、堅定信靠、這就是我所信的。
從今天的信息中,至少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思考:
一、《使徒信經》「聖徒相通」為人類未來理想社會、新天新地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三天前(7/15)2021年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在接近尾聲之際,主辦單位突襲式宣布,將特別加映香港導演周冠威拍攝的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Revolution of Our Times)。香港導演周冠威說:「我們是基督徒,一直以來追求的就是基督,就是愛,就是自由。」我們可說,他透過電影在實踐上帝國的價值,而且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
去年(2020年)是「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250歲紀念,全球歡唱《歡樂頌》全球掀起貝多芬狂熱,他所創作的巨作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更是一連串慶祝活動中的經典,其中第四樂章的歌詞,改編自德國詩人席勒1785年創作的《歡樂頌》,也是貝多芬創作第九號交響曲的靈感來源。 《歡樂頌》不但被選為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更被譽為是「歐洲之歌」,因此《歡樂頌》在樂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歌詞有著「聖徒相通」的意味,歌詞說:「萬民擁抱、團結起來,大家彼此相愛。朋友們,看那天上,仁慈的上帝在眷顧我們,萬國萬民虔誠敬拜,慈愛的上帝。穿越星空尋找祂,上帝就在天那裡。」
結果,去年中共卻下令禁唱、禁教。中共將貝多芬的《歡樂頌》定義為「宗教背景音樂」,此後禁止教授,此舉引發中國網民批評。
中國網友因此感嘆,如果宗教音樂不能教,那巴赫、巴洛克時期等相關知識是不是也不能出現在教材中;另外一些中國網友也批評,中共禁了文學、禁了歷史、禁了政治、禁了宗教、禁了粵語、蒙古語、朝鮮語、禁了網絡、禁了結社、禁了言論自由,現在更連音樂都不能教了。
「聖徒相通」為人類未來理想社會、新天新地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人類學習以行動彼此關懷、體諒、扶持、幫助,甚至捐助弱小肢體的需要。在「聖徒相通」的精神下,以行動去落實肢體之間的扶持與幫助,實踐彼此相愛的生命或信仰共同體(community)。使全地建立起伊甸園的概念,是以上帝為中心的上帝國,致力於新天新地的實現。
二、喜愛讀聖經,教會體質得以改變。
讀到關於使徒信經裡的「教會論」,我們也來想想,要如何致力使教會成為「基督的教會」,而不是變成地上帝國的教會,或是失去信仰價值的教會。就像上一世紀德國絕大多數的新教教會成為擁護納粹的教會,雖然有少數「認信教會」(Confessing Church)反對納粹,但卻無力抵擋納粹的野心,也無法力攬狂瀾去喚醒大多數的教會走向納粹。
我們發現,認信教會的牧師、長老所帶領的教會,是喜愛讀聖經與反省的教會。如果有越多的教會能夠透過查經班、讀聖經,來改變教會的體質時,就可能避免將納粹當成是「救世主」。要知道,我們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祂是教會的頭,教會依靠祂而存在,也依靠聖靈的帶領建立上帝國。
若讀福音書,我們會發現耶穌是「激進」的改革運動者。耶穌在改革運動中最大的著力點,就是對聖經(舊約)極熟悉,且會用淺顯的話語或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信息,讓一般民眾聽懂內容和和意義。因此,無論在會堂,或戶外的講論、教導,都會引起民眾很大的驚奇,因為耶穌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改革的基礎在於以聖經為依據,耶穌如此,中世紀的宗教改革是如此,甚至,今日基督徒的心靈改革亦如此。
就像耶穌的改革運動一樣,聖經永遠是改革的依據。同樣,教會要進步就必須不斷以聖經來起造教會,基督徒靈命的提升更需要以讀經著手。因此,我認為一間教會之所以會發生糾紛、分裂,原因就是該教會已經沒有好好研讀聖經上帝的話語所致。如果傳道者真的用心在教導信徒們認識聖經,而信徒們都懂得研讀聖經,明白聖經教訓的意義,自然就會懂得以信仰處理糾紛,懂得謙卑尋求上帝的帶領。知道自己是錯誤的人,就會知道反省。有反省的人,就不會製造對立或糾紛,只會承認自己的罪過。
今天普遍的教會對聖經的基礎都很薄弱,傳道者對推廣每日讀聖經的意願不高,連帶查經班都很隨便,甚至有的教會連查經班都沒有,靈修、讀經都不想做,教會已經失落改革宗的信仰精神。盼望我們一起努力,喜愛讀聖經,吸引更多渴慕上帝話語的信徒,讓聖經運動的精神影響更多的教會。
問題討論:
1.請分享你認為的「教會」是什麼?
2.「教會」如何致力於「聖徒相通」?
3.如何使有形的教會,彰顯出無形的教會的實質內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