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參與基督的憐憫

參與基督的憐憫
2019.5.24玉蘭莊/講道黃春生牧師/日本語翻譯龔昭勲
路加福音7:1-17
1耶穌向群眾說完了這些話,就到迦百農去。2那裏有一個羅馬軍官,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3軍官聽到耶穌的事,就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4他們到了耶穌那裏,懇切地求他說:「這個人的確值得你的幫助;5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6於是耶穌和他們去。他快到那裏的時候,軍官託幾個朋友來告訴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9耶穌聽見這話,非常驚奇,轉身向跟隨著他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10那些被差派來的人回到軍官家裏,看見軍官的僕人已經好了。 

工業迅速發展之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近三十年來,地球溫度升高使海平面加速上升,地層下陷加劇,若沒有具體減碳、降溫,12年後氣候將失控。印尼首都雅加達已經下沉2.5公尺,預計2050年超過95%土地被淹沒。5/7印尼政府宣布放棄雅加達,啟動10年遷都計畫。而太平洋33個島嶼徹底沉沒,吉里巴斯、吐瓦魯、斐濟將消失。根據台灣中央研究院推估,海平面上升一公尺,台灣將有三分之一國土被淹沒。
今日(5/24)全世界有一場大串連的活動Fridays For Future(週五護未來),是為了喚起各國政府關心氣候變遷的問題,並採取有效的行動來減緩地球溫度的升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社、青委會、原宣)鼓勵青年學生加入氣候變遷之關懷運動Fridays For Future。濟南教會的青年從三月十五日起,每週五下午五點都會在立法院、行政院、總統府一帶進行街頭祈禱,也會拿著標語倡議。
為何要關注這議題?因為我們是上帝派在世上的管家,在氣候變遷激烈的環境下,首當其衝的是底層的人,他們沒有資源對抗惡劣的氣候與環境。就像低窪處淹大水,有能力的人早就遷走了。為底層受苦的人發聲,正像耶穌及路加福音的作者一樣,特別關注受苦的人。
路加福音裡對外邦人、被排斥的人、窮人、婦女等社會邊緣人的描述特別多,並且對這些人抱持較正面、開放的態度,也因為這樣的特色,就有新約學者稱路加福音為「為外邦人所寫的福音書」。在一九六O年代社會福音被重視之後,「關懷社會邊緣人的福音書」更是成為路加福音的另一個名稱。其中也包括「宗教邊緣人」,特別是福音書裡被法利賽人稱為「罪人」的那些人,也是耶穌最常接近的人。
今天所讀的經文第七章第一到十節,就是作者路加所關注外邦人及社會邊緣人的記載。記載耶穌醫好一位羅馬軍官家裡的僕人,羅馬軍官與僕人都是外邦人。
作者路加的眼光,特別描述耶穌對於社會底層的人民,對於社會邊緣人有著憐憫的心。或許這與路加本身是外邦人有關,也許也和他作為一位醫生對人有一份特別的仁醫心腸有關。

首先我們來了解這段經文的背景,路加福音第六章記載耶穌向門徒、向跟隨他的百姓講道、教導之後,他就來到迦百農。
迦百農是加利利省的城鎮,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北方,它的西邊屬於希律安提帕管轄區,它的東邊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所以迦百農設有稅關收取出境及入境稅,耶穌就在迦百農呼召稱為利未的馬太來跟隨他(參考路加福音5:27-32)
加利利不是在羅馬帝國時代才有外邦人,早在所羅門王的時代,他就把加利利二十座城市送給外邦國泰爾(舊稱推羅)的希蘭王(參考列王紀上9:11),因此加利利也常被稱為「外邦的加利利」。通常自認為「純正」的猶太人會避免住在這樣的區域,會居住在這地方的猶太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外邦人接觸,也因為常與外邦人接觸他們的視野、包容也比較開闊。
故事中這位羅馬軍官,和合本譯為「百夫長」,在羅馬軍隊編制上,是駐防城鎮中最高的指揮官。作者路加清楚的描述這位羅馬軍官託人來請求耶穌基督的原因,是「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羅馬軍官為何如此器重這位僕人,他們的關係如何,有很多元的推論,但重點是,這位高高在上的指揮官,可以放下他的身段,出面去請求被統治的猶太長老協助。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位羅馬軍官對於部屬的關懷與疼愛,都值得每一位主管學習。
這位羅馬軍官不是那種作威作福的軍人,不是那種只會使喚下屬的官,他對自己的僕人充滿憐憫與愛,他對猶太人的治理不是採取高壓獨裁手段,而是用「愛」去對待被統治者,這種態度在二千年前的世界實在是很難得,或許他也是猶太信仰的慕道友,因此為迦百農建造猶太會堂。在1905年一隊德國考古學家在迦百農發現一個古老會堂的遺址,證明是主後第四世紀所建築的,在它的地板下方又發現一個更古老的猶太會堂,可以追溯自耶穌的時代,也被認定就是這位羅馬軍官所建造的迦百農會堂,甚至三十多公尺外,還有彼得岳母家的遺址。
這位憐憫、有愛的羅馬軍官為猶太人「建造會堂」,光憑著這一點,他就得到猶太長老的敬重,甚至願意為他出面請求耶穌基督。不要小看這位羅馬軍官的心胸寬廣,在當時這樣的氣度與胸襟非常難得。今天,我們看看,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在強壓基督教,施以宗教迫害、禁止宗教活動,不僅拆十字架,更拆除教堂。例如四年前2014428日中國浙江溫州的三江教會被拆除,這教會的建築比台北雙連教會的大樓還大,硬生生被中國政府拆除。
這二、三年開始,中國也在拆除清真寺的圓頂。去年(2018)四月廿四日我看到「對華援助協會」的一則報導,有一位五十歲新疆女醫師努爾古麗,只是問一家肉鋪老闆說:「為何將羊肉、豬肉混合一起賣?」結果就被身後三個便衣警察抓走,後來她被以煽動罪判刑十六年,但是監禁三個月後,這位女醫師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今天我們看到二千年前的這位羅馬軍官非常的不簡單,他愛不同種族、不同族群的猶太人,甚至尊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為他們建造會堂,不論他的動機是否是為了統治上的利益或是什麼理由,就這一點來說,已經遠遠超越今日許多的掌權者。
為什麼這位羅馬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而且既然已託人去請耶穌基督了,為什麼又再託人去說「不必勞駕」呢?我想這位羅馬軍官必定很清楚猶太信仰的規定,並對猶太生活習俗非常熟悉;猶太人自認是上帝神聖的選民,看不起外邦人,甚至有信仰「潔癖」,就是外邦人碰過的食物,他們就不再碰。甚至,他們禁止進外邦人的家,以免使自己因為碰觸外邦人而變成不潔的人,當然更不能接受外邦人跑到自己的家(參考使徒行傳10:28)
第六節說「於是耶穌和他們去」,耶穌沒有任何猶豫,他二話不說隨即和他們去羅馬軍官的家。這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沒有猶太傳統的「潔癖」或是道德的優越感,耶穌與迦百農的長老,他們正在突破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種族隔閡,也表明上帝是一位「神愛世人」的上帝。
當羅馬軍官得知耶穌要到他家時,他派人向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因為羅馬軍官尊重猶太人的規矩與文化,同時,也表達他對耶穌的崇高敬意。
接著,傳達的人又說:「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
第九節描述耶穌基督對於羅馬軍官的信心是「非常驚奇」,相對的,當耶穌基督在故鄉拿撒勒被鄉親拒絕時,他的反應也是「非常詫異(馬可福音6:6),這二處的希臘文都是同一個字。這讓我們看到,令耶穌感到「驚奇」的是外邦人的信心,反倒感到「詫異」是猶太人的不信。這二者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對比啊!難怪,耶穌告訴身旁的猶太人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然而,僕人得著醫治,不是因為羅馬軍官奉獻錢蓋會堂,也不是因為他有哪些好品德,而是因為他的信心,更精確來說是他為人「代禱、代求」的信心,使他的僕人得著醫治。這一點也在提醒我們,有信心的代禱是重要的服事。

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省: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
迦百農會堂長老跨出文化的隔閡,與這位外邦羅馬軍官建立好的關係,這在二千年前的猶太社會是很難得的事。這與耶穌超越猶太律法的做法也很像。另外很難得的是,這位羅馬軍官沒有獨裁者高高在上的高傲,反而是很謙卑的尋求耶穌的幫助,他不僅謙卑,而且對底下的部屬生病很憂心、很憐憫。這位羅馬軍官尋求耶穌,算是耶穌的跟隨者了。
憐憫更具體地說,就是願意將自己從「高高在上」的位置向下挪,能「低低在下」地傾聽別人的嘆息;將自己置於與受苦者相同的地位,耐心地去經歷別人的痛苦、貼近地去感受別人的心情。
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是一個並不比別人優越的人,我們願意敞開胸懷領人一同來到耶穌的面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更加的憐憫。與憂傷的人同憂傷,同情、同理、共同付出、共同承擔、共同受苦的生命態度。
今年台灣要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又被中國阻擋。外交部為了爭取今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特別製作了一支微電影《阿巒的作文課》,這支短片得到廣大共鳴,美國國務院亞太局(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也在其推特上轉發,外交部在其官方臉書上特別感謝美國國務院亞太局的分享,並請更多的人一起觀看這個感人的故事。
(看影片https://youtu.be/9UHZ9SKl9PE)

《阿巒的作文課》描述的是一個越南小女孩阿巒的故事,她的左腳罹患畸形血管瘤,所謂的象腿症,導致她無法行動,父母為她賣掉了房子與地仍無法籌措醫藥費,當地的醫院建議整隻腳必須進行截肢。最後在台商的資助下,來到台灣就醫,終能免於截肢,手術後她可以走路了。而這堂作文課,老師出了一道題目是「最棒的一對」,阿巒就以她曾因左右腳不對稱,而十分羨慕旁人有健康的雙腳,可以穿上漂亮的運動鞋的心路歷程,寫下她的作文。她寫著:「我雖有兩隻腳,卻很難說他們是一對,他們無法穿上同一雙鞋!」文字十分觸動人心。
今年(2019)台灣參加雖然得到美國、歐盟等十四國的支持,卻仍被中國買通的國家阻擋下來。基督在安息日對底層人的醫治憐憫,也曾受法利賽人攔阻與責備,我們對這樣的惡質不陌生。同樣,在台灣對於少數族群的歧視,這樣的惡質,我們也不陌生。但願,我們都能離棄惡質的心態,謙卑自己,參與基督的憐憫。

能夠感動人的是開放的愛,而不是用排斥、武力的方式。迦百農長老的憐憫,突破猶太律法的限制;羅馬軍官的憐憫,使他放下身段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耶穌的憐憫,使外邦的僕人得醫治、使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耶穌所做的正如他後來教導門徒新的誡命是一樣的,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當我們越有憐憫,我們的生命越能彰顯出基督的愛,越能參與基督對苦難世間的憐憫與救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