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以弗所書4:17-32基督裡穿新我

基督裡穿新我 (2017.8.27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以弗所書4:17-32

使徒保羅對以弗所教會信徒的勉勵,乃希望他們能夠在信仰上有成長,「不至於再像小孩子,中了人所編造巧妙的詭計,隨著各樣學風飄來飄去。」(以弗所書4:14)

一、為何生命要更新?(4:17-19)
「不要再過著像外邦人那樣的生活。」(4:17)看似在批判外邦人?
保羅所要表達的是,任何人在耶穌基督裡,成為教會裡的一份子,都要按著耶穌基督的樣式成為一種「新人」(參考2:15)
◎為何生命要更新?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思想除了脫掉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對外邦基督徒來說,也要脫掉外邦世界的淫亂、污穢、邪情。
◎有什麼樣的基督論就有怎樣的教會,拜什麼,就像什麼?
"Born Again" by Dean Kermit Allison
● 200912月《大西洋雜誌》有一篇文章Hanna Rosin, “Did Christianity Cause the Crash分析2007-2008金融風暴與教會的關係。該文結論說:「因為『成功神學』大力鼓吹會眾『憑信心』買房,不論是否付得起。結果在風暴中付不起貸款,房子被銀行收回,大大加重了金融危機的嚴重性!」

◎舊人的三項特徵
1.思想虛妄(4:17)
2.剛愎自用(4:18)
「剛愎自用」希臘原文πώρωσις是醫學用語「硬化」、「結繭」,常譯為「硬心」(羅馬書11:25和合本)
3.無羞恥心(4:19)

二、內在的更新(4:20-24)
第二十節「但是」一詞已經在表明,信主之前與信主之後,生命應該有所差別。

使徒保羅說,這是基督徒「學到在耶穌裏才有的真理」,換言之,耶穌才是我們最高的榜樣。
第四世紀的教父奧古斯丁(St. Aurelius Augustine)《懺悔錄》有一段話描述他頓悟、悔改的經驗: ...(羅馬書13:13-14)我不願意再念下去,也實在無此需要。念完了這一段,似乎有一道光照射到我心中,把所有疑慮的暗影一掃而空。」
我們要更加謙卑,不斷的讓聖靈在我們身上動工,穿上「新我」,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

三、外在的實踐(4:25-32)
使徒保羅提出幾個表現出新生命的外在實踐有:
1.不可再撒謊
2.不可因脾氣而犯罪
(1)不要讓生氣成為犯罪的誘因
(2)不可含怒到隔天
3.不可偷竊
4.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
5.不要使上帝的靈憂傷
6.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
7.以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

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屬基督的新人,除內在更新,外在也要實踐出來。
基督徒應該要脫下那腐敗的「舊我」,換上心思意念都已經更新了的「新我」。身為基督徒,應該有不同的生命觀,不應該和從前尚未信耶穌基督之前相同。

二、美德是正確選擇的習慣,學習不斷親近主,不斷的被更新
「心思意念要更新」(4:23)所說的「更新」,是被動的「更新」,換句話說,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而是被聖靈的力量所更新。
失樂園的作者但丁說:「美德是正確選擇的習慣」。

問題討論:
1. 基督裡的新人,與猶太人、外邦人有何差異?
2.使徒保羅在此所說「內在更新」的內涵是什麼?我們如何得著?
3.內在更新必須由外在實踐來證實,使徒保羅在此舉出哪七個例子?我們可以如何跟著做?


講道篇

基督裡穿新我 (2017.8.27濟南教會主日講道)
以弗所書4:17-32
《以弗所書》是加爾文最喜愛的一卷聖經,因為他在十六世紀的瑞士日內瓦進行教會改革時,就是從《以弗所書》來建造教會。換言之,要知道教會是什麼就來看《以弗所書》,要知道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來看《以弗所書》。
說到基督徒信仰生活時,使徒保羅曾這樣勉勵:「不至於再像小孩子,中了人所編造巧妙的詭計,隨著各樣學風飄來飄去。(以弗所書4:14)主要原因乃是希望他們能夠在信仰上有成長。
信仰必須有成長,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種成長不只是在信仰上的認知而已,也要在生活上有更好的外在美德見證出來才算。特別使徒保羅以「新人」作為譬喻來描述基督徒不再做猶太人、不再做外邦人,而是在基督裡面成為「新人」。
有一家經營不善的洗衣店門口貼了一張公告:「新人即將接手」。意思似乎對大家說:「來試試我們的服務,你就會知道『新人』的服務,會比以前更好。」我們身為基督徒,從前是撒但的奴僕,現在已由上帝接管,成為上帝的奴僕,成為基督裡的「新人」,也類似在宣布,今日的「新人」比昨日的「舊人」更加的進步。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一、為何生命要更新?(4:17-19)
17 我現在奉主的名鄭重地勸告你們:不要再過著像外邦人那樣的生活。他們的思想虛妄,18 心地黑暗,跟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因為他們全然無知,剛愎自用。19 他們喪盡了羞恥之心,縱情恣慾,無拘束地做各種敗德的事。
在第二章十四節使徒保羅才說:「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四章十七節卻說:「不要再過著像外邦人那樣的生活。」這看起來似乎在批判外邦人?使徒保羅這樣說,不是指猶太人就是完美,外邦人就是不完美。他所要表達的是,任何人在耶穌基督裡,成為教會裡的一份子,都要按著耶穌基督的樣式成為一種「新人」,正如第二章十五節所說的:「他廢除了猶太法律的誡命規條,為要使兩種人藉著他的生命成為一種新人,得以和平相處。
在使徒保羅的書信裡,強調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都要按著耶穌基督的樣式成為一種「新人」,他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為何生命要更新?
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初代教會誕生在一個多神信仰世界裡,教會面對的是一個很複雜、充滿誘惑的世界,當時的社會習俗、宗教文化、倫理道德觀,都是基督徒每天要去面對的挑戰。使徒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提醒信徒必須把那些「屬世的慾望,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是一種偶像崇拜)」這些事都要除掉。
除掉舊人,換上新人,這是指在心靈上、整個生命觀上的改變。正如箴言第四章廿三節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思想除了脫掉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當時猶太人強調摩西法律上的規範,遠超過對耶穌基督的信靠,例如在割禮的傳統上就是個問題。另外,對外邦基督徒來說,也要脫掉外邦世界的淫亂、污穢、邪情,這些事在當時往往與拜偶像、與廟妓的淫亂行為相關聯。因此,使徒保羅強調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他必須以新的生活來見證生命的重生,他希望信徒們在信仰生活上有個新的開始,就像一個嶄新的創造一樣,讓人有一新耳目的感覺和發現。
拜什麼,就像什麼?
基督徒要知道「拜什麼,就像什麼?」敬拜耶穌就是要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以弗所書前三章在告訴我們「基督論」,後三章在告訴我們該有怎樣的教會生活。意思是說,有什麼樣的基督論就有怎樣的教會,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會影響教會生活的行為。
近來有許多提倡成功神學的牧者試圖證明耶穌是有錢人。其中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論點是,他們認為既然耶穌出生時有人送黃金,這就代表耶穌就擁有一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這是他們的基督論,在這樣的認識底下,他們認為「富有」的生活,才是有見證的基督徒。我也聽過這樣的解釋聖經:「無論祈求的是什麼,只要你憑著信心以上帝的名宣告那東西是你的,上帝就必成就!」
200912月《大西洋雜誌》有一篇文章Hanna Rosin, 基督教是否導致崩盤?〉“Did Christianity Cause the Crash分析2007-2008金融風暴與教會的關係。該文結論說:「因為『成功神學』大力鼓吹會眾『憑信心』買房,不論是否付得起。結果在風暴中付不起貸款,房子被銀行收回,大大加重了金融危機的嚴重性!」「成功神學」鼓吹會眾以金錢奉獻,好試試上帝「開天窗」賜福,並且鼓勵花錢購買物質的享受,但是並沒有幫助會眾學習作財富的管家,縱容人的短視,只看眼前的利益。「成功神學」成為金融風暴的幫兇!
有什麼樣的基督論就有怎樣的教會,拜什麼,就像什麼?我所認識的耶穌,不是停留在他出生時有人送黃金,耶穌更不是有錢人。我看到的基督耶穌,他在小時候父母帶他上耶路撒冷獻祭,他們準備的祭物是:「一對斑鳩或兩隻小鴿子作祭品(參考路加福音2:24)。從獻祭的祭品來看,耶穌是在很清寒的家庭中長大。甚至,他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也告訴門徒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馬太福音8:20;路加福音9:58)
使徒保羅讓我們認識到「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以弗所書2:14)並進一步要使猶太人除去律法主義、外邦人除去敗壞的德性,在基督裡都能夠成為一種「新人」,一種以基督為學習榜樣的「新人」。既然,要向著基督成為「新人」,那麼就應該脫去、離棄「舊人」,這一點就是第四章廿二節所要強調的。那麼,「舊人」有哪些特徵呢?
舊人的三項特徵
1.思想虛妄(4:17)
「思想虛妄」意思是指:明明知道有上帝,卻不將上帝當成一回事。簡要來說,就是只想利用上帝,把上帝當作工具在使用。例如,在台灣就發生過,有人去廟裡求明牌不成,憤而將他所拜偶像的鬍鬚燒掉,甚至將神明的斬頭、剁手砍腳。
2.剛愎自用(4:18)
舊人第二個特徵是「剛愎自用」。前面是指「不將神當成」,在這裡是指「將自己當神」。「剛愎自用」和合本聖經翻譯為「剛硬」,希臘原文πώρωσις是醫學用語「硬化」、「結繭」,常譯為「硬心」(羅馬書11:25和合本)。一位「硬心」的人,將自己絕對化,將自己當成神,就像出埃及記的法老一樣。這樣看來,使徒保羅想說的是:當一個人和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時,這樣的人彷彿是「硬心的法老」,連上帝的話都聽不進去心裡。
3.無羞恥心(4:19)
在第十九節裡,使徒保羅強調舊人第三個特徵是「無羞恥心」。今年(2017)五月新北市有一則新聞,警方抓到一位連續竊車者,警方調閱監視器逮人,但囂張的竊賊竟還跟警方炫耀,他只憑一把簡單鑰匙,就能夠在3秒內成功竊車。
還有一次,警察突檢賓館,查到少女在從事色情工作。當警察問他們怎麼會到這種場所來時,他們的回答是:「好玩啊!」、「我又不偷不搶,為甚麼不可以?」當人沒有羞恥感時,這是多麼墮落啊。
三天前(8/24)的新聞,台北市警察局信義分局刑事偵查佐朱定邦、扶修明,為求毒品績效,今年4月間佯稱檢察官指示,威脅黃姓毒品假釋犯須找二名少年栽陷持有、施用毒品,如不配合,將撤銷假釋云云。二名刑警還交代假釋犯要求二名少年吸毒時「要吸大口點」,否則會驗不出來。
在敗壞的社會中,保羅提醒基督徒,為何生命要更新?在基督裡得到更新是基督徒的生命樣式。

二、內在的更新(4:20-24)
20 但是,你們從基督所學的卻不是這樣!21 你們無疑聽見過他的事,作了他的門徒,學到在耶穌裏才有的真理。22 那麼,你們要脫下那一向使你們生活在腐敗中的「舊我」;那舊我是由於私慾的誘惑而腐化了的。23 你們的心思意念要更新,24 要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
第二十節「但是」一詞已經在表明,信主之前與信主之後,生命應該有所差別。如果信主之前,還是繼續過著上述「舊人的三項特徵」,那麼如何見證你已經是屬於基督的「新人」呢?因此,使徒保羅語氣很堅定的說:「但是,你們從基督所學的卻不是這樣!
一個人在未信耶穌基督以前,所想的、所做的,他不會先想到基督信仰的教導。但是,一個人在信耶穌基督之後,他就要常常想到:「我這樣做,上帝會喜歡嗎?有沒有榮耀上帝的名?」使徒保羅說,這是基督徒「學到在耶穌裏才有的真理」,換言之,耶穌才是我們最高的榜樣。雖然每個人都有上帝的形象,但只有耶穌有最高且最完整的上帝形象。
第四世紀的教父奧古斯丁(St. Aurelius Augustine)寫了113本著作,當時寫作所費不菲,其中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懺悔錄》(Confessiones),這本書是他的自傳,描述他悔改信主,更是他尋找上帝形象的過程。書中有一段話描述他頓悟、悔改的經驗: 
忽然我聽見鄰近屋中有兒童的聲音反覆說著『拿起來念!拿起來念!』起初我以為是兒童們遊戲時唱的詩句,然而卻是記憶中未曾聽見過的。我連忙停止哭泣,站起身來,心想這必定是從你來的命令,要我打開聖經,讀那最先接觸到的章節。我曾聽說安東尼因為讀了福音書所載『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一段話而受了感動,改變成新造的人,歸在你名下。於是我趕快回到原來和阿理培修同坐的地方,因為我在那裡留下一本聖經。我立刻拿起聖經,念最先看到的經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盪,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馬書13:13-14)我不願意再念下去,也實在無此需要。念完了這一段,似乎有一道光照射到我心中,把所有疑慮的暗影一掃而空。
看啊!這是奧古斯丁悔改歸主時,「內在更新」的信仰體驗。這種內在更新就是第廿三節所說的「心思意念要更新」,這裡所說的「更新」,是被動的「更新」,換句話說,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而是被聖靈的力量所更新。使徒保羅在第三章十六節就曾說過:「藉著聖靈賜給你們力量,使你們內在的生命強壯起來。」要記住,不是我們受洗之後就自動「升級」成為「新人」,不!不是升級,而是要不斷謙卑讓聖靈來改變我們。
奧古斯丁、使徒保羅都深刻體驗到,人要倚靠自己的力量帶來生命的改變是很困難的,我們也有一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要更加謙卑,不斷的讓聖靈在我們身上動工,穿上「新我」,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

三、外在的實踐(4:25-32)
25 所以,你們不可再撒謊!每一個人必須向弟兄說誠實話,因為我們都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26 你們若發脾氣,不可因這脾氣而犯罪;也不可生一整天的氣,27 不可讓魔鬼有機可乘。28 從前偷竊的,不可再偷竊;要靠雙手誠實工作才能夠幫助貧窮的人。29 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30 不要使上帝的聖靈憂傷;因為聖靈是上帝擁有了你們的印記,保證上帝釋放你們的日子就要來到。31 你們要除掉一切怨恨、暴戾、忿怒。不要再喧擾或毀謗;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32 要親切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著基督饒恕了你們一樣。
今天所讀四章17-32節裡,可分成三段:17-19節,為何生命要更新?20-24節,內在的更新25-32節,更新後而有之外在的實踐。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出幾個表現出新生命的外在實踐有:
1.不可再撒謊
在第十五節他已經說過「要以愛心說誠實話」,這裡再次強調說「不可再撒謊」。使徒保羅為甚麼這麼強調誠實的重要性?
先知撒迦利亞曾這樣說:「你們應該注意的是:說話要誠實、排難解紛要公道,促進和睦;不可蓄意陷害別人;不可作假證。這些事都是我所恨惡的。(撒迦利亞書8:16-17)我們從先知撒迦利亞這段話中看出,撒謊等於是在作假證一樣的嚴重,那是和欺騙上帝一樣。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瞭解:誠實是表示人的內心有上帝。撒謊的人是在告訴大家,他的心中根本沒有上帝。
初代教會就曾發生一起欺騙上帝、欺騙眾人的事,在使徒行傳第五章第一至十一節記載亞拿尼亞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一些田產,並宣稱他們是奉獻上全部,沒有人要他們奉獻出全部,因為奉獻是甘心樂意的。彼得得知就對他們說:「你為甚麼存心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使徒保羅很強調誠實,因為他將誠實看成是與基督肢體連結的繩索。
2.不可因脾氣而犯罪
第廿六節「不可因脾氣而犯罪」,是引用詩篇第四篇第四節,在那裡「生氣」被翻譯做「戰戰兢兢」,「要戰戰兢兢,不再犯罪;在臥房寂靜時,沉思默想。」(詩篇4:4)這個字是指「意氣用事」的怒氣,而非為了「公義」而生氣。就連上帝也會因為公義而生氣,更何況是我們。對於「意氣用事」的怒氣,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出兩個重要的認識:
(1)不要讓生氣成為犯罪的誘因,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創世記第四章在描述該隱殺亞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生氣。作者這樣說該隱因為上帝喜歡亞伯的祭物,沒有接納他的,所以他就生氣,然後設計將弟弟亞伯殺死。在他要設計殺死亞伯之前,上帝曾警告過該隱,說「罪已經埋伏」在他的門口,要「控制」他(參考創世記4:5-7)。這讓我們看到,嫉妒或意氣用事所帶來的生氣,最容易為犯罪的誘因,這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生氣會使「魔鬼有機可乘」。
(2)不可含怒到隔天。「不可生一整天的氣」,和合本聖經是翻譯成「不可含怒到日落」,猶太人算時間是從太陽下山時開始計算,意思就是不可到「隔天」。使徒保羅給我們一個新的概念: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都是新生命的起步。如果我們將今天的生氣,延續到隔天,等於給魔鬼得到更多的機會引誘我們犯罪。
3.不可偷竊
「不可偷竊」是來自十誡的教導。偷竊的另一面就是貪婪,不屬於你的,用不正當的方式拿取、竊取。被當成「義賊」的廖添丁,打著劫富濟貧,搶了東西拿了九成,剩下一成給窮人,這種方式只是減少自己的罪惡感。使徒保羅希望大家是用雙手誠實工作,甚至幫助貧窮人也必須是誠實的。如果用不正當得到的錢財,即使是幫助貧窮人也是枉然。因為那樣的作法,不但對貧窮人的生命尊嚴不是敬重,相反的,是一種污衊,讓他們感覺是「銷贓者」。
上主日(8/20)下午在《基督徒不服從》的新書發表會上,中正大學管中祥老師分享他年輕時曾住在中永和,有一回他住的五樓頂樓有小偷闖入偷竊,因為後面陽台剛好有新建樓房,小偷就是從那裡闖入。他心想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因此他往樓下挨家挨戶去告知,希望大家提高警覺。講完之後,他才發現原來四樓、三樓、二樓都遭過小偷,他心裡很慪火,「說一下會死嗎?當鄰舍難道都不用彼此守望嗎?」不偷竊是消極命令,更要緊的是鄰舍之間要彼此相愛。
4.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
使徒保羅提醒作為基督裡的「新人」,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甚至要積極說「造就人」的話語,也就是對人的生命有利益的話語。換句話說,我們要為人的利益著想,而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說話。
5.不要使上帝的靈憂傷
「不要使上帝的靈憂傷」意思是不要與上帝做對、為敵。什麼時候我們會與上帝做對?為敵呢?我很喜歡先知彌迦所傳講的一句信息:「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該行的公義、該有的憐憫、該有的謙卑心,如果這些都不在乎時,上帝的靈就會憂傷,無形中就是在敵對上帝。
6.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
耶穌來是為了建立人與上帝之間和好的關係,愛上帝也要如同愛鄰舍。而怨恨、暴戾、忿怒與仇恨,都是在破壞人與上帝、與鄰舍的關係。
7.以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
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之後,在第卅二節提到要以仁慈、饒恕來取代這些,正如上帝藉著基督饒恕了我們一樣。目的是為了建立愛鄰舍的關係。

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屬基督的新人,除內在更新,外在也要實踐出來。
使徒保羅在第四章17-32節的信息,從17-19節,為何生命要更新?20-24節,內在的更新。再到,25-32節,更新後而有之外在的實踐。無非就是要提醒基督徒,內在更新、也要展現外在實踐。
現代人很重視養生、排毒,看顧肉體的生命固然重要。但看顧心靈的健康更為重要。二十幾年前我在南部牧會時,曾到田裡去探訪會友,會友很貼心的拿些菜還有玉米給我,我看到被蟲咬的玉米,賣像很不好,於是就問他說:「被蟲咬成這樣的玉米,賣得出去嗎?」他說,他只種幾株給自己吃,又說玉米很容被蟲咬、鳥吃,因此他不種。接著,他帶我到鄰近別人的玉米田,指著直挺挺的玉米莖的根部,說:「你有沒有看到,每棵玉米的根部都有一個小瓶子,裡面都裝著農藥,這叫做『吊點滴』。」這樣一來玉米就不容被蟲咬、鳥吃。不僅如此,他還告訴我,幾天前他在收成時,還看到隔壁再噴灑農藥,就問對方說:「你不是再過二天就要出貨了,為何還在噴藥?」對方居然說:「隨便啦!讓台北人吃死!」當然,那一位會友聽到對方這樣說,極為詫異,他就將這事告訴我,還說:「我們信主的人,千萬不可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確實,信主之後,除了內心更新之外,我們也必須將信仰的美德實踐出來。
我們能做什麼?保羅在第四章廿五到卅二節已經具體提到七項外在可實踐的例子。這七項中,我想最為有意思的乃是除去貪婪的心。
在美國白宮檔案館裡保存一封信件。這封信是一位13歲的男孩寫信給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Grover Cleveland, 22th President, 1893-1897),信中寫著:「親愛的總統,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寫信告訴你這件事,大約兩年前,我用了二張沒有蓋郵戳的郵票,也許我用過更多,但是我只記得有兩次,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這是不對的,我的內心日以繼夜不斷內疚。此刻,親愛的總統,你能原諒我嗎?我答應你,我永遠不會再做這種事了。請附上三張郵票,請原諒我。」
這封純真可愛的信,一直被保留下來,成為白宮裏所有信件當中,最受重視和珍貴的一封。這件事情大約發生在120年前,良心使得小男孩懺悔。
使徒保羅說一個基督徒應該要脫下那腐敗的「舊我」,換上心思意念都已經更新了的「新我」。他強調身為基督徒,應該有不同的生命觀,不應該和從前尚未信耶穌基督之前相同。如今,不分猶太人、外邦人,在基督裡都是新造的人,除了內在更新之外,外在也要實踐出來。就像這個小故事所顯示出來的純真良心。

二、美德是正確選擇的習慣,學習不斷親近主,不斷的被更新
前面有特別說到,在第廿三節所說的「心思意念要更新」,這裡所說的「更新」,是被動的「更新」,換句話說,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而是被聖靈的力量所更新。這也是使徒保羅思想中很重要的觀念,人無法靠著自己得救,得救與生命更新全然是上帝的恩典,是聖靈的工作。
《失樂園》(Paradise Lost, 1667)的作者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說:「美德是正確選擇的習慣。」人第一次做了的正確選擇後,一次次的正確選擇會成為他的習慣,習慣會變成選擇模式。每次所做的小小選擇會累積成強大的信仰力量。反之,當第一次作了錯誤的選擇,之後雖有機會做對的選擇卻也比較容易做錯誤的選擇。一次次的錯誤會泯滅羞恥心,這些錯誤的選擇就成為一個人的壞品行。
求聖靈幫助我們一次次選擇良善、美德,學習不斷親近主,不斷的被聖靈更新。在我們的身上彰顯出屬於基督的「新人」樣式。

問題討論:
1. 基督裡的新人,與猶太人、外邦人有何差異?
2.使徒保羅在此所說「內在更新」的內涵是什麼?我們如何得著?
3.內在更新必須由外在實踐來證實,使徒保羅在此舉出哪七個例子?我們可以如何跟著做?

In the White House Archives there is a letter which a 13-year-old boy wrote to President Grover Cleveland. He said, "...Dear President: I am in a dreadful state of mind, and I thought I would write and tell you. About two years ago I used two postage stamps that had been used before. Perhaps (I used) more than two stamps, but I can only remember doing it twice. I did not realize what I had done until lately. My mind is constantly on that subject. I think of it night and day. Now, dear President, will you please forgive me, and I (will) promise you I will never do it again. Enclosed find (the) cost of three stamps, and please forgive 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