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 2:1-47

使徒行傳 2:1-47 和合本
二千年來,聖靈充滿與說方言所引起的問題長期以來都造成教會極大的討論,甚至產生紛爭和分派。使徒保羅也曾處理過這樣的紛爭,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就是他在處理時的重要教導。雖然有保羅的教導,但是這項問題至今還是困擾許多基督徒和教會。就拿小小的台灣來看,基督教派之間仍常因為聖靈充滿和方言的問題,彼此之間心結還很大。 
但無可否認的,強調靈恩運動的教會近幾年來確實漸漸興盛,因此有人就預言「廿一世紀,將有超過一半的教會是屬於靈恩運動的教會」,可是我也聽過教會歷史學家預測說:「靈恩運動在未來廿年內將逐漸平息」,理由是:在教會歷史中,靈恩運動有好幾波,每次動盪起來約三十年就平息,沒有一次可以延續一個世紀以上。我們到底要如何看待呢?我的看法是,如果聖靈的能力可以用人的智慧、能力去評估、預測,那麼那樣的能力就不是屬於聖靈的範圍。因為聖靈的力量是源自上帝的力量,而上帝的力量怎麼有辦法用人的能力、智慧去計算呢!更何況,聖靈永遠與基督的教會和基督徒同在,而不會一時在,一時不在。
在使徒行傳第一章時,聖經告訴我們,若是沒有聖靈的充滿,使徒根本無法傳講復活的信息。特別1:8要讓我們知道聖靈在做工才是真正的力量。所以,第二章開始,我們看到聖靈充滿所有信徒,而教會也由聖靈充滿開始受建立。換言之,是上帝親自在推動宣教的事工,是聖靈的運行使得教會得到建立。我們要切記,不是人有何能耐,是因為有聖靈的同在和充滿,人才有勇氣、能力和恩賜去完成福音的使命。
聖靈降臨
2:1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
2013/3/31復活節布置,7隻翱翔的鴿子象徵七星期後5/19聖靈降臨節
五旬節是從逾越節的次日開始算七個禮拜,因此又稱「七七節」,這一天就是猶太人的感恩節,慶祝上帝賜福農作物豐收的日子(出埃及記34:22)。在這一日猶太人需要將收成的農物拿一捆給祭司,在安息日的隔日(第五十天)將之獻給上帝(利未記23:9-22)。但是,在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已經很少守猶太人的感恩節,他們認為這日是摩西在西奈山得到上帝頒布的律法,因此將五旬節改為律法頒布紀念日。因為,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以色列會亡國,又被羅馬帝國統治是因為猶太人不遵守上帝的律法所致。
2:2 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
在此,我們可體驗到初代基督徒也遵守猶太人傳統的生活,他們也和一般猶太人熱鬧舉行五旬節。當時耶路撒冷的居民約有三萬人,但是從逾越節到五旬節的節期中大約從各地會湧入百萬人。這種場面很浩大,就像回教徒每年齋戒月會前往麥加朝聖一般的盛大。上帝就安排在此時降下聖靈在基督徒的身上,使他們說起各地的方言,好使信徒得以向各地回到耶路撒冷的旅客傳講福音。這個時間實在是太巧妙了,讓世界各地回來過節的猶太人,在這次的機會能夠認識耶穌基督。就有教會歷史學家推論羅馬教會的建立,就是一群在五旬節到耶路撒冷過節的猶太人聽到福音之後,回到羅馬所建立的教會。
2:3 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
2:2-3描述聖靈降臨的現象,像大風颳過的聲音,也像火焰的舌頭,被聖靈充滿的人說起別國的語言。坦白說這樣的景象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想像。但是我們可以了解一項,就是作者路加是一位很喜歡用人可以經驗到的事物來描寫聖靈。路加在耶穌受洗禮時說:「聖靈有形體的降在他(耶穌)身上,彷彿鴿子。」現在又以大風、火焰來形容聖靈的出現。基本上路加要生動的告訴我們,聖靈的作為如「火」可以看得見,也如「風」可以聽見。
2: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聖靈充滿就說起「方言」,若是根據使徒行傳2:5-11來看,所謂的方言應該是指別人都聽得懂的話,特別是要讓那些久居海外的猶太人聽得懂。由於有人將「方言」當成「聖靈充滿」的一種記號,因此常常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困擾。這樣的情形不僅在今天發生,早在保羅時代,保羅就處理過這樣的問題,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保羅就說:「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林前13:1)保羅會這樣說,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人用說「方言」的能力來標榜自己的信仰層次較高。但是使徒保羅強調,任何基督徒的恩賜不是拿來證明自己的屬靈層次,而是要將一切的恩賜、才能用在傳福音上。所以,在哥林多前書14:12保羅說:「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你們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換言之,屬靈恩賜是要用於造就教會,而不是拿來比較誰的信仰層次較高。
會主心得:我們看到初代教會開始是因為聖靈充滿,以及門徒被聖靈充滿所表現出來的信仰行為,就是勇敢的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他們並不因為聖靈充滿而炫耀自己的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的。今天許多基督徒常犯一個嚴重的毛病,就是喜歡誇耀哪一間教會比較屬靈,或是某人較屬靈。我想有這樣的想法,就已經誤解聖靈充滿的意義。因為聖靈充滿的意義就是見證上帝的愛,來起造基督的身體。所以,在哥林多前書14:12保羅說:「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你們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也因此,一間教會常常見證上帝的愛,就是屬靈的教會。而信徒能用他的恩賜來起造教會,利益眾人榮耀上帝,他就是一位聖靈充滿的人。
2:5 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
2:6 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
2:7 都驚訝希奇說:「看哪,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
2:8 我們各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
2:9 我們帕提亞人、米底亞人、以攔人,和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細亞、
2:10 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
2:11 克里特和阿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 神的大作為。」
2:12 眾人就都驚訝猜疑,彼此說:「這是甚麼意思呢?」
由於逾越節到五旬節總共五十天的日子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猶太人一生至少要踏上耶路撒冷敬拜上帝一次。如果經濟情況許可,大部分的猶太人每年都會在此時上耶路撒冷。在2:5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回到耶路撒冷。當這些長年居住在海外的猶太人聽到耶穌基督的學生,居然能夠用他們日常的話講話就很興奮。
這種情況其實很容易瞭解。早期很多台灣人流浪在海外,不能返回台灣,他們常聚集在海外的台灣人教會,因為在那裡一聽到台灣話,那種親切感和興奮是無法形容。前台南縣長陳唐山說他在美國時候,最高興就是和故鄉的人說台語,就算聽到對方在罵髒話也會感覺很溫馨。同樣地,長期居住在海外的猶太人已經不會講希伯來話,所以當他們聽到這群加利利的鄉下人說出他們熟悉的語言就感到不可思議。甚至也有人認為這群加利利人喝醉酒(2:13)。作者路加就是要通過這一點告訴我們,聖靈的作為確實超過人所能理解的。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聚集在一起,卻能在聖靈的引導下都聽得懂門徒所見證基督復活的信息,這樣的能力確實超過人的理解。另外,也讓我們知道門徒講起方言的目的乃是要見證上帝的大能和恩典,就如同2:12說的,眾人就都驚訝猜疑,彼此說:「這是甚麼意思呢?」
2:13 還有人譏誚說:「他們無非是新酒灌滿了。」

彼得在五旬節的講論
2:14-36這一段經文是彼得第一次的講道,他所引用的經文是先知約珥書2:28-32。這一段經文是先知約珥預言被擄的猶太人要回到耶路撒冷,而且上帝要賜給他們新的生命。彼得引用這段經文顯然有一個意義,就是耶穌基督已經成為上帝賞賜新生命的源頭。所以,通過信靠耶穌基督,猶太人將會領受聖靈,而且生命也會有新的改變。此新的生命就是聖靈充滿所帶來的改變,正如門徒由害怕、躲藏,轉而變成勇敢的見證者。彼得曾三次否認主,但是在聖靈充滿之下,彼得勇敢向世界各地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大神蹟。
2:14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高聲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
2:15 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其實不是醉了,因為時候剛到巳初。
2:16 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
2:17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
2:18 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
2:19 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有煙霧。
2:20 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
2:21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2:22 「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 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
2:23 他既按著 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
2:24  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2:22-24是彼得這一篇講道的中心主題:耶穌就是以色列民族所盼望的彌賽亞,而這位彌賽亞卻被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值得注意的是,就是每次彼得傳講耶穌是基督時,他必講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若是要傳耶穌是基督,就必須要說到十字架;若是沒有說到十字架,就無法真正了解耶穌是基督的意義。
2:25 大衛指著他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
2:26 所以,我心裏歡喜,我的靈(原文是舌)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
2:27 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2:28 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你的面(或譯:叫我在你面前)得著滿足的快樂。
2:29 「弟兄們!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對你們說:他死了,也葬埋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裏。
2:30 大衛既是先知,又曉得 神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
2:31 就預先看明這事,講論基督復活說:他的靈魂不撇在陰間;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
2:32 這耶穌, 神已經叫他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
2:33 他既被 神的右手高舉(或譯:他既高舉在 神的右邊),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
2:34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
2:35 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
2:36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 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
這一節也是二千年來基督教會宣教的主題,就是使人認識耶穌是主,是基督。我們也可以這樣了解,基督教會二千年來存在的目的,就是宣揚復活的耶穌基督的福音,這個福音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來拯救一切有罪的人。
2:37 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
2:37-41是彼得講道之後的呼召。當眾人聽到彼得的講道之後,心裡扎心、難過、愧疚,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竟然參與謀殺彌賽亞。這段經文更讓我們看出,使徒的講道並不是為了迎合群眾而說好聽的話,反倒是直接指責眾人的錯誤。為何這些人被指責之後,不但不生氣,反而產生悔意呢?我想這就是聖靈能力的展現,使彼得的講道產生極大的功效。
2:38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2:38是彼得講道最重要的中心信息:悔改。施洗約翰出來傳道時,向群眾呼喊「你們要悔改」(馬可福音1:4),耶穌基督出來傳福音的第一句話也是說「你們要悔改」(馬可福音1:15)。耶穌也曾告訴法利賽人說:「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路加福音5:32)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了解,上帝整個救贖的中心,就是要人人悔改。換言之,悔改乃是上帝拯救的主題。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受洗和得赦免是一體的兩面,不能分開。
會主心得:我們看到彼得為人施洗之前,都會勸人真心悔改,這一點很重要的。我比較擔心的是,今日教會常以受洗的人數當「業績」,若是我們把洗禮當業績,就完全失去信仰的意義。當然受洗的人數越多越好,但是我們要記住,我們在勸人受洗之前,一定要勸人真心的悔改。所以,在受洗之前,牧師會開「洗禮班」的課程,希望每一位要接受洗禮的兄姊,能夠真心悔改之後再接受洗禮。另外,我們也要記住,不是受洗之後就結束,反而我們要使初步進入教會的信徒能夠進一步接受門徒訓練。正如保羅所講的我們不要停留在「吃奶」,而要在靈性上成熟成為門徒。因此,我希望在明年我們可以開辦門徒訓練的課程,盼望兄姊也不要停留在「吃奶」的階段,因為我們的信仰要日漸長進。
2:38也讓我們清楚知道,一個人加入教會的方式,就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受洗,這也是進入基督信仰團契的基本要件。基督教之所以和一般社會團體不同也在於此,因為教會是由主耶穌基督的名所建立。所以,來到教會是要學習耶穌基督的腳步。在一般社團有利益的關係,但是在基督信仰的團契裡,是以上帝為中心,學習耶穌甘願犧牲的模樣承擔人類的苦難。
2:39 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 神所召來的。」
2:40 彼得還用許多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
2:41 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2:42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

在聖徒中間的生活
2:43 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
2:44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
2:45 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2:47 讚美 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從2:43-47我們可以看到初代教會的幾項特色,就是:
教育:信徒向使徒領教。
團契: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祈禱。
服務:按照個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
禮拜:天天在聖殿聚會。
傳揚:頌讚上帝,跟人保持和睦的關係。
會主心得:初代教會最令人感受最深就是它的內聚力很強,因為他們「賣掉田產家業」,又「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換句話說,他們之間沒有誰比較尊貴或卑賤,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上帝所揀選的兒女。這一點值得我們來反省,我們是否以平等的觀念來對待教會裡的每一位兄姊。 
建立信仰團契的特質,最基本的態度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都一樣重要。所以,我認為無論誰要結婚,大家來到教會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可以因為他的社會地位或在教會的角色,為孩子辦喜事就要特別。沒有,至少來到上帝的教會大家都是一樣的。不能有的人的婚禮或是告別禮拜就像開音樂會,而有的禮拜就沒有詩班。因此,婚禮或是告別禮拜最好僅安排一隊聖歌隊讚美,一隊詩班唱祝歌或慰歌就好。就像我在就任牧師時,至少有五、六個詩班希望前來獻詩,最後都被我推掉一樣。且插花擺飾也應該儉樸莊嚴,而不需要世俗價值裡的排場,因為在教會裡,最基本的態度就是有能力的人要顧慮到軟弱的人,家道豐富的人不要奢華,而造成弱小會友的自卑或跌倒。這是我們一項很重要的信仰功課。我們應該培養一個觀念,來到上帝面前或來到教會,就應該把個人的身世背景都放下,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上帝。上帝不會看我們這些,祂是看人內心的上帝,祂所看的是我們是否有謙卑、懺悔的心。因為,憂傷懺悔的心,上帝必不看輕他。人人在上帝面前都一樣重要,在教會沒有大小、貴賤的區別。這樣的教會才是行在基督教訓的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