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6日 星期日

傳2.2-勞碌無法滿足生命

勞碌無法滿足生命 (2005/6/26主日講道) 
傳道書2:12-26 
黃春生牧師

在1:1中,介紹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語錄。」「傳道者」:「召集者」或「集會的發言人」,作者取此名字意思,他是一位召集一群聽眾聆聽他所要講的信息。而且他是大衛的後裔,當過耶路撒冷的王。換言之,生命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上至國王,下至一般百姓,都會煩惱和思考的問題。 

他也是一位過來人,他曾經擁有榮華富貴,華麗的宮廷,無數的珠寶和僕人。但他說:這一切到頭來也是空虛,世間快樂、財富沒有辦法使人的心靈滿足。 

今天他帶我們來思考辛苦的工作有哪些意義: 

一、不論智慧或是愚昧的人,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死亡(2:12-17) 
2:12-17節,這裡作者以「智慧」為主軸,用之與愚拙對比,結果發現二者之間遇到死亡時,結果都是一樣,智慧者不會因此多活幾年,愚拙的人也照樣過日子到生命的結束。 

這位有大智慧的傳道者並沒有否認智慧的價值,他說:「我看出智慧勝過愚昧,恰如光明勝過黑暗」。這是確認智慧對人生命的貢獻、幫助。但是,智慧沒有能力醫治生命終極的問題;智慧人和愚昧人都要向死亡屈服。只是如果以生命的終結來看人,則是不論智慧、聰明的人,或是愚昧不智的人,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死亡。 

誠如耶穌基督對門徒所說的:路加福音 12:22-25 
22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了生活上所需的食物,或身上所穿的衣服操心。23生命比食物貴重得多;身體也比衣服貴重得多。24看看那些烏鴉吧!牠們不種不收,無倉無庫,上帝尚且飼養牠們,你們比鳥兒貴重多了!25你們當中又有誰能藉著憂慮多活幾天呢? 

「你們當中又有誰能藉著憂慮多活幾天呢?」(路加福音12:25)沒有任何人有這樣的能力,即使是聰明才智甚高的人也一樣會面臨死亡的威脅。 

死亡既無可避免,尋求智慧便似乎沒有意義,因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傳道者是在他追求智慧之後才發現這事,而非在這之前。 

死亡,一直是人類對生命探索的重要課題,可是,時至今日,人類對死亡的認識還是很遙遠、模糊不清,甚至不敢去接觸,因為它威脅著人生存的意志、意願。 

17因此,人生對我沒有意義;太陽底下所做的一切事只使我煩惱。一切都是空虛,都是捕風。 

從歷史來看,任何功勞顯赫的領袖、英雄也一樣,即使後代在書本上讀到他們,真正會想要學習他們的又有幾人?從這裡可以比較使徒保羅對受過希臘文化教育的人所提出的觀點,就是:人若沒有認識復活生命的主─耶穌基督,就算求得了智慧,也是枉然;相對的,當一個人尋找到復活生命之主─耶穌基督時,可能被別人視為愚蠢,卻因此而得到永恆的生命(參考哥林多前書1:21-25) 

二、對生命的感嘆(2:18-23) 
這一段是另一種對生命的感嘆。可比較詩篇第39篇詩人所寫的詩歌:「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他累積財富,卻不知道歸誰享受。」(詩篇39:6)耶穌基督比喻中的那位財主正是如此的寫照,耶穌基督說財主糊塗,因為他不知道死後誰將擁有他身上的財物(路加福音12:20),就算是留給子孫,他們是智者或愚者,沒有人知道。 

傳道者提到三樣生命黯淡的想法: 
(1)勞碌所得,卻為沒有任何勞碌的人承受。子孫可能會毀壞先祖的功業。繼承人並不保證仍會繼續成功。 
(2)勞碌一生,辛苦的代價究竟是為了甚麼? 
(3)因為勞碌辛苦營生,結果換來的是夜夜難眠,不得安寧入睡。 

而在台灣,最普遍看到的例子是留下遺產給後代子孫,使原本相安無事的後裔,因為爭奪遺產而分裂、對薄公堂。這更是虛空中的虛空! 

20 因此,我對以往在太陽底下的辛苦勞碌非常失望。 

對生命價值的一切期望都被吞噬了。智慧(1:12-18)和喜樂(2:1-11)都已失敗。智慧有其終點(2:12-15),人類的努力也不被記念(2:16),不能保有(2:18)或傳承(2:19),唯一的結論是:一切都毫無益處。結果便是絕望的深淵。但在新約則說:「在主裏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三、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宰(2:24-26) 
24節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拋棄了日光之下的限制,引進了上帝的手,因此觀看智慧、上帝的地位、美好、公義等事物的角度都被轉變。

24 一個人能夠吃喝,享受他辛勞的成果,便算是幸福的了。可是,我看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旨意。 

當傳道者以新的觀點來看,第一個體認便是:生命是可以享受的:「人莫強如吃喝,並在勞碌中享福。」傳道書中有四句諺語採用「莫強如(便算是幸福的了)」的形式(2:24,3:12,22,8:15)。每一句都是「強烈的肯定句」,強調最幸福的生活莫過於走在上帝為人所預備最完善的目的。吃喝表示滿足。 

26節,傳道者認為沒有上帝的賜福,人所有的操勞都是空虛,且其所得的會轉成為敬畏上帝的人得到。那就是祝福與詛咒之間的差距,如同生存與死亡之間的差別。 

這段經文所帶給我們要緊的信息有二: 

一、對生命的感嘆,再次思考勞碌工作的意義 
2:18-23提到三樣生命黯淡的想法。 
(1)勞碌所得,卻為沒有任何勞碌的人承受。子孫可能會毀壞先祖的功業。繼承人並不保證仍會繼續成功。 
(2)勞碌一生,辛苦的代價究竟是為了甚麼? 
(3)因為勞碌辛苦營生,結果換來的是夜夜難眠,不得安寧入睡。 

在台灣,最普遍看到的例子是留下遺產給後代子孫,使原本相安無事的後裔,因為爭奪遺產而分裂、對薄公堂。這更是虛空中的虛空!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二十三日電) 2005/6/23
桃園縣一名身價超過新台幣二億元的黃姓富翁,生前因為無子,七年前透過代理孕母產下女兒,未料代理孕母在富翁死去後,主張應具備遺產分配權,因而對簿公堂,最後最高法院判決親生女兒歸前妻所有,可望獲得富翁所分得的財產,而代理孕母則無權取得。 
家住桃園的黃姓男子七十八年五月與溫姓女子結婚,但半年後離異,八十六年間以新台幣五百萬元代價,希望藍姓婦女擔任代理孕母,隨後產下一女。黃姓男子有感前妻環境比較適合女兒生長,因此由前妻收養。 
黃姓男子九十一年間十月因病去世,但因為男子親戚眾多,多人均主張有合理繼承,其中藍女也主張有遺產繼承權,全案經過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纏訟,高等法院昨天判決親生女兒歸前妻所有,可望獲得富翁所分得的財產,而代理孕母則無權取得。 
當初受到黃姓男子委託的桃園警分局楊姓巡佐表示,黃姓男子臨終前,曾委託處理龐大遺產,並希望由女兒認祖歸宗,但其中牽涉到這名女兒未出生時,黃姓男子在一份遺囑中曾希望由姪孫繼承財產,使得整起案件相當複雜。 
最高法院昨天判決溫姓前妻收養女兒有效,女兒取得財產繼承權,而藍姓女子主張遺產繼承權無效定讞,整起事件宣告落幕。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亞洲第一富婆、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與公公王廷歆長達三年的「爭奪遺產」案有了新進展,香港警方28日在法院起訴龔如心偽造文書等三項罪名,她獲准以五千五百萬港幣(約二億二千萬台幣 )保釋候審,成為香港歷來最多的保釋金。 
龔如心被控告偽造文書、使用虛假文書及妨礙司法公正等三項罪名。裁判官決定將案件延後至3月23日再審理,龔如心則獲准以五千五百萬港幣保釋外出候審,但她必須交出旅遊證件給警方保管,如果要外游,可向警方申請取回證件,但是要留下聯絡的電話及通訊地址,回港後七十二小時內要將證件交回警方。 

每一個家庭的父母,都會把一些遺產留傳給兒孫;有的人則把智慧、道德留給後人景仰,這都是遺產。 
遺產,有時是社會的財富,如:前人所種的樹、所開闢的道路、所發展的建設成果,都成為社會的遺產。 
遺產,有時是「給後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遺產,也可以是文化和自然的遺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有識之士意識到戰爭、自然災害、環境災難、工業發展等威脅著分佈在世界各地許多珍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鑑於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7屆會議於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過著名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這是聯合國首度界定世界遺產的定義與範圍,希望藉由國際合作的方式,解決世界重要遺產的保護問題。 

又如古蹟維護:上週立法委員林淑芬來找我談事情。我向他表達關心新莊樂生療養院存廢的問題。盼望她堅持理想性,發揮國會議員的監督之責。

身為現代人,我們的任務不但自己要能留給後人一些遺產,甚至還要將前人留給我們的遺產,繼續好好的保存下去,進而還要發揚光大。 

遺產,不一定只是指有形、有相、有價、有限的金銀財寶、土地房屋;遺產,也不一定都要留給子孫。有的子孫不肖,為了爭奪遺產,反失前人的苦心;不如把遺產捐給社會公益單位,無形中也把自己的仁慈、智慧留傳後世,造福人群,更能發揮遺產的價值。 

遺產,當我們能把留給家族的遺產,擴大為留給社會、留給大眾;就更擴大遺產的價值,那就是人類的進步了。 

在早期西方的基督徒,認為兒孫自然會有上帝的帶領,因此習慣會將一部份遺產捐給教會和社會的機構。子孫不一定會善用父母的遺產,所以,基督徒更要用寬廣的遺產觀念,通過教會或社會慈善機構來使遺產發揮最大的價值。 

二、以信仰永恆的眼光來看生死問題 

在台灣或中國的文化傳統裡,是非常忌諱談「死」,甚至與此字相關連的話題。上主日我在講台上報告,希望帶大家一起來預立遺囑,禮拜後,就有好幾位松年的兄姐向我表示「牧師!這樣很好,讓我們到時候也不用煩惱,可以準備心」。葉大妹姐說:「牧師!我禮拜二要去美國和孩子住二個月,回台灣時已經錯過如何立遺囑的教導…」我告訴她放心,回台灣之後隨時可以和我討論。 

早在一年多前,牧師在收集和準備講傳道書的信息時,就希望配合傳道書的主題和大家談談生命的意義,也因此計畫呼籲大家來面對此議題。 

羅馬書6:5說「如果我們跟基督同死,我們信,我們也要跟基督同活。」生命最大的喜悅,就是沒有死亡,且是復活的生命,因此,一個基督徒可以表現出與非基督徒最大的差異,就是對死亡沒有恐懼感。基督教信仰談及生命的問題時,上帝保證一個明確的應許:生命是永恆的,沒有死亡。但這是在耶穌基督裏才有的恩典,會使生命完整的連結起來,不會斷掉。 

基督教信仰是充滿永生的確信,基督徒比起任何人都不忌諱談論死的議題。最好就是在遺囑中也表達出這樣的信仰深度,甚至我們可在基督的盼望中,先行與家人、子女討論遺囑內容,免得「大事情發生了」才措手不及。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就像我平時提醒大家的,我們都需要時時刻刻準備好,因為我們不知道耶穌基督甚麼時候會再臨來到我們當中。我們唯一可以努力的,就是盡心、盡力,準備好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有聖潔的心思意念,以備時刻一到,可以無愧地被耶穌基督接納。 

牧師曾經協助許多告別禮拜等事宜,也體會到許多人遇到親人死亡的傷痛,在無頭緒中還需要處理相關問題的棘手。如長輩為他人擔保或負債,子女是否要「拋棄繼承」;遺產稅的問題;遺產分配的問題。要土葬或火葬的問題;告別禮拜的安排問題。甚至許多人,都是來不及做最後的交代,或留下信仰的遺訓給子女。 

Ex.我的母會大安教會有位執事的父親42歲心臟異樣,因此,他在40歲就開始大額投保,47歲時在大學校園跑步時,心臟病突發驟世安息。 

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傳2.1-快樂無法滿足生命

快樂無法滿足生命  (2005/6/19主日講道) 
傳道書2:1-11 
黃春生牧師

當人都在想:如果能成為君王,生命會是多麼地貴重,可以享受無窮盡的榮華富貴。但是,這位「比任何一個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都有智慧」的君王,卻發現生命其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即使有智慧,也不能解開人生命的憂愁,相反的,是愁上加愁。 

上主日(2005/6/12),我們知道在以色列做王的傳道者以自己追求知識的經驗來看生命的問題。收集、歸納、分析、結論。他的查考,非常有現代科學的方法和精神。結果是知識和智慧無法滿足日光之下人的心靈,因此更感空虛。 

今天這段經文中,傳道者以三方面來解釋人在尋找生命的內涵,包括了:(1)藉酒自娛尋求快樂(2:1-3)。(2)為自己積聚財寶(2:4-8)。(3)要有甚麼就有甚麼(2:9-10)。結果發現,即使是這三樣也無法滿足或是使生命的內涵飽足。 

現在我們就先來認識這段經文的內容: 

一、藉酒自娛尋求快樂(2:1-3) 
1我自言自語:「來吧!試一試享樂!來享享福!」可是,這也是空虛。 
2我發覺嬉笑是狂妄,享樂毫無益處。 
3為追求智慧的心願所驅使,我決心藉酒自娛,尋求快樂。我想,也許這是人生在世的短暫歲月中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言自語」指內心的思索。「來吧!」是「有煽動的意味」。「試一試享樂!」這句話很像是,蛇引誘夏娃時所說的:「上帝真的禁止你們吃園子裏任何果樹的果子嗎?」「試一試沒有關係」,這是許多吸毒者或犯罪者第一次受引誘時常聽到的話。

「嬉笑」是外在的快樂,指戲耍(箴10:23),筵席(傳10:19)等的「好玩」,或是像耶利米所遭的「戲弄」(耶20:7)。 

「享樂」是指內在的喜樂,或高尚的喜樂。如宗教節期的歡欣(民10:10;士16:23),對主樂意的事奉(申28:47),或是宣告王登基的喜樂(王上1:40)。 

無論如何,傳道者要問:低俗或高尚的喜樂,它究竟成就了什麼?它有否帶來生命的改變,得到任何答案或任何滿足?傳道者得到的結論是:所有的喜樂,無論是高尚或低俗,都無法滿足那些只在「日光之下」的人的需要。 

第三節。傳道者進一步說明。他的研究態度是持續的(心裏察究,我想),察看人生在世的情況,最後認為,與其禁慾,不如「藉酒自娛,尋求快樂」。但是,當人試著用歡樂來滿足自己時,卻發現生命仍然空虛。 

Ex.台灣文化,酒國文化。不喝酒談不出生意。心情鬱悶,酒後才可吐真言(或酒後亂性,酒後駕車)。 

二、為自己積聚財寶(2:4-8) 
4我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房屋,栽種葡萄。 
5我修造庭院果園,種植各種果樹。 
6我挖掘水池,灌溉樹木。 
7我買來男女奴隸,也有生在家裏的。我擁有許多牛羊,比任何在耶路撒冷住過的人都多。 
8我為自己積聚君王的金銀,各省的財寶。我有許多歌唱的男女,有無數的妃嬪,隨心所欲。 

積聚財寶,這是一般人所努力的方向。這位作者可說是很能幹的,他知道怎樣從事生產、做生意買賣,也知道怎樣累積萬貫財富,甚至強盛到比在耶路撒冷住過的人還多,且富貴到足以「隨心所欲」的境界,即便如此,結果還是一樣,和沒有得到上述這些的人沒有兩樣。 

第四節「大興土木」,興建些甚麼? 
首先興建的是「房屋」,此字和「聖殿」一樣,也用來指「宮殿」。 
第二項興建的是「葡萄園」。在聖經中葡萄曾被比喻為猶大國(賽5:1)、天國(太20:1-16)與基督(約15:1),也以葡萄樹象徵猶太民族(結17:5-10,詩80:8)。也是生養眾多、平安與福樂的表徵。擁有美麗的葡萄園就像生活在人間天堂一樣。 
第三項是興建「庭院」,裡面栽種各種果樹(5節)。光有宮殿還不夠,還要有庭院作為「夏宮」別墅以便度假。從舊約現有的資料中可看出它們的特色為:精選的植物(歌5:1,6:2,11),可能包含一幢避暑夏宮(王下9:27),並築圍牆以確保隱私(歌4:12)。 

Ex.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2.9平方公里)。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 

2005/6/15新聞: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赫德,在他自己的西班牙夏宮度假,平均一次的花費就用掉2億台幣。他的前妻「哈布」向英國法院提出告訴,要法赫德國王要求贍養費220億美元,合台幣六千九百億(約台灣今年9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1兆4,027億元的一半)。 

第四項是興建「挖掘水池,灌溉樹木」。猶太地乾旱,一年下雨約200公釐,我們這裡隨便下一天就超越這個數字。在當地擁有「水池」是權勢的象徵,不僅如此還可用來「灌溉樹木」。這樹木所指的是森林的大樹。就好像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所開發的人工森林一樣。 

除「大興土木」之外,他的財富也極多。有「男女奴隸,也有生在家裏的」, 「有許多牛羊,比任何在耶路撒冷住過的人都多」。也有「君王的金銀,各省的財寶」指所統治各地的稅收,「有許多歌唱的男女」指樂團、戲團,「有無數的妃嬪」隨心所欲。 

三、要有甚麼,就有甚麼(2:9-10) 
9不錯,我強大,勝過任何在耶路撒冷住過的人;並且,我始終大有智慧。 
10我要甚麼,就有甚麼;我盡情享受,不受拘束。我從自己的辛勞得到快樂;這就是我的酬報。 

第9節,這位做王的傳道者極為自信肯定地說「我始終大有智慧」意思是「仍然保持理性客觀」,而不會為非作歹。

傳2:10(和合本)「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

第10節「眼」和「心」指他內在與外在的快樂。凡是能賞心悅目的事,與內在的滿足都絲毫不予保留。 

第10節說,「我要甚麼,就有甚麼」。這並不是貪污所得到的,而是靠自己的勞力得到的,也就是真實用功才有這樣的成果。就算是如此,還是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路加福音12:16-21,記載耶穌基督舉例說明一個「糊塗」的巨賈,財富甚多,且認為從此不必愁惱了。但耶穌基督卻說這個人是很糊塗的,因為他忘了,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生命,一切的勞碌都將化為烏有。 

四、結論: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 
11可是,當我回顧自己的成就,思想所付出的辛勞,我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都是捕風;世上的一切都沒有益處。 

最後傳道者「回顧」他勞力和勞心所得的成就。但回顧之下,所領悟到的是「空虛」、「補風」、「世上的一切」(日光之下)、「都沒有益處」。這些名詞堆砌起來,表明心靈仍就幻滅和痛苦。換言之,用酒來使肉體舒暢、用家業、享受、財物、音樂、妃嬪來滿足自己。雖然內心的確稍有快樂,然而當傳道者(智慧的王)回顧細查這一切成就,發現仍然沒有意義,仍然是空虛。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啟示和信息為何? 

一、讓我們回顧自己的成就,再去思考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俗話說:「五子登科,萬年富貴」,雖然平凡的人比不上帝王的奢華生活,但是若能「五子登科」也算是富貴。五子登科:錢子、房子、車子、妻子、兒子。 

但就算有這一切生命就可以滿足嗎?人一生所努力的目標就只是為了這些嗎?有了這一些就可為心靈帶來滿足嗎?這五項「目標」都是「日光之下」,都沒有「日光之上」的永恆價值。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指出許多人的生命價值是如此的,若人的一生只是為了財富,那人生是短視,無意義的。 

作者將焦點放在「太陽底下」這個基礎上。太陽,這是日光之意,也就是指可以攤開來看的一切事物,沒有隱藏的地方,人清楚地看到所擁有的是甚麼。其實,即使是富貴如君王,富有如大財主,生命貴重的本質和這些都扯不上關係。 

耶穌曾經說過一個比喻:(路加福音12:16-21) 
16耶穌又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財主,田產豐富;17他心裏盤算著:『我沒有夠大的地方來儲藏所有的榖物,該怎麼辦呢?』18他又自言自語:『對了,我要把原有的倉庫拆了,改建一座更大的,來存放五榖和別的貨物,19然後我要對自己說,幸運的人哪!你擁有一切好東西,足夠你多年花用,慢慢享受,吃吃喝喝,過舒服的日子吧!』 
20可是,上帝要對他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21耶穌結論說:「那些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 

正如耶穌基督對那位「糊塗」的財主所下的結論說:「你這個糊塗的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那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 

耶穌基督還提醒跟隨祂的人所說的話「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或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路加福音9:25)他也說:「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富。」(路加福音12:15) 

知識無法解決空虛的問題,而尋求歡樂、財富也無法抒解心靈的飢渴。生命的第一順位:與上帝和好。然後,一切的歡樂、財富才會有意義。屬靈層次豐富,才會為物質層次帶來祝福和意義。 

二、悟「空」真可以得到解脫嗎? 

傳道者在第11節說,他「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說到「空」,這是佛教教義的主題之一。 

領悟到「諸法皆空」,看破世上一切的人,印度人會尊稱他為「佛陀Buddha」,這個尊稱是「悟者」、「覺者」、「圓滿」之意。只要你認為某人有智慧、看破世上的一切,就可以尊稱那人為「佛陀」。按此來看,傳道書的作者也可被尊稱為「佛陀」,因為他「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 

說到「佛教」就需要來看它的起源。 

佛教的起源要從釋迦牟尼說起。他有印度人的天性,因為他們到某一年歲階段,就會熱衷於宗教生活,追求人性的解脫,這也暗指釋迦牟尼在此特有文化中出家。此外,印度處於酷熱疾病流行的環境,人生極易感受到生命的艱辛,釋迦牟尼看到人生不外是「生、老、病、死、苦」,引起他想尋找一種解脫之道,好使他得以解脫人生痛苦。就像傳道書所說的,釋迦牟尼在日光之下體察到人生的空虛。 

釋迦牟尼嘗過苦行,也加入僧團,但這些磨練對於出身貴族的他,可說是苦不堪言,不得不放棄這種修道方式。 

在嘗試苦行失敗後,他開始以冥想為中心的修煉,這種追求神祕經驗的冥想可說是受到亞利安人的影響。釋迦牟尼後來悟出來的教理就是:「萬物都依其『業』而轉變」的輪迴宿命;萬物都有業,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人生要終止生命在輪迴中受苦,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做到「放下我執,悟得解脫全容」。 

「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才得以成為一位「無煩惱的大自在解脫者」。但是,真正領悟到一切都是空虛,不是「一死百了」的心態,真正領悟是看透,而不是看破。生命是充滿盼望,而不是將生命視為「一場空」。 

悟「空」很重要,一位能看透日光之下都是空虛、都是捕風的人,是對生命有深刻反省和體會的人。但這樣不夠。「悟空」是悟到日光底下是空虛,但不能藉此推論日光之上也是空虛。對基督徒來說,倒「空」自己的目的,就是要讓聖靈來充滿,就是要讓我們在基督裡面成為新造的人。

2005年6月12日 星期日

傳1-知識無法滿足生命

知識無法滿足生命 (2005/6/12主日講道大綱)
傳道書1:1-18 
黃春生牧師
一、空虛之詩(1:2-11) 
1. 空虛:全書出現35次。 
空虛是「混沌」、「無氣息」的狀態,相對地,上帝的靈是「創造」、「有氣息」的。 

2. 太陽底下:全書出現29次。 
所謂「日光底下」,表達出人生活處境是沒有遮掩的、明顯的、清楚明白的事,是按著世間的定律存在。 

3. 從自然的定律發現人對生命是徒勞無功(1:4-7) 
如同太陽、風、江河等,週而復始。人在大自然的定律下,人也無法改變的生命軌跡,最後將徒勞無功而倍感空虛。 

4. 太陽底下萬事令人厭倦(1:8-11) 
在太陽底下,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新的意義和新的方向。人在歷史中的活動,所剩的只是厭倦和空虛。世人的處境真是悲哀。 

二、追求知識無法滿足生命(1:12-18) 
1. 傳道者的查考: 
收集、歸納、分析、結論。他的查考,非常有現代科學的方法和精神。 

2. 知識無法解答生命的空虛:知識雖無法滿足生命,不代表知識不重要。 
當人都在想:如果能成為君王,生命會是多麼地貴重,可以享受無窮盡的榮華富貴。但是,這位「比任何一個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都有智慧」的君王,卻發現生命其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即使有智慧,也不能解開人生命的憂愁,相反的,是愁上加愁。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啟示和信息為何? 

一、知識無法滿足人的生命,唯有上帝的靈才可滿足人的心靈 
看時看日看風水,算命算運改命底,是台灣風俗中常有之事,雖有人認為某些程度而言這些是歸納統計而得。但做王的傳道者,經過收集、歸納、分析,所得結論是光有對自然的知識,也是無法提升生命,而倍感生命的空虛。 

心靈的欠缺唯有神的靈能填滿。耶穌說:盜賊進來,無非要偷,要殺,要毀壞。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10:10) 

二、日光之上,才有新事 
傳道者通過「日光之下」,帶領我們思考人存在的問題。發現在日光之下的世人,終日勞苦空虛。但我們若將眼光從「日光之下」轉向「日光之上」,就會發現生命在上帝裡有了新的意義,也會發現唯有在上帝裡才有常新的事。

---------------------
知識無法滿足生命 (2005/6/12主日講道篇)
傳道書1:1-18
黃春生牧師

上週2005/6/2,衛生署公布93年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23年排行第一。自殺仍然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上個月倪敏然(靈糧堂受洗)及靈糧堂一位師母自殺。 

再來看看生命的問題? 

2005/3/14基隆海洋大學一名三年級楊姓學生在租屋處身亡,震驚校園!原來死者橄欖球校隊擔任前鋒,在學校很受歡迎,是風雲人物,不過他卻留下遺書表示,是因為追求一名心儀的學妹,情不自禁摸了學妹的腿和手,被對方斥責「卑鄙」而想不開,年輕的生命就此結束,讓師生們相當扼腕。 

2005/3/20美國智商178的14歲神童布蘭登在家中以手槍自殺。布蘭登從小就展露他與眾不同的天賦,1歲半自己學會讀書寫字,3歲開始彈鋼琴,而且是鋼琴比賽的常勝軍。他也只花7個月就自修完成6年中學課程,高中畢業的時候才只有10歲,成為全州成歷年來年紀最小的畢業生。開音樂會、射箭、攝影,他樣樣精通。也成為美國年紀最小的大學生。 

生命真的是空虛嗎?讓我們來看傳道書第一章的內容。 

在舊約聖經中,有五本經書與以色列民族的節期有關,傳道書就是其中一本,通常用在「住棚節」的聚會中念給群眾聽。綜觀整本經書的內容,不外在探討一個主要的問題:生命的價值是甚麼? 

人活著的意義是甚麼?將這樣的問題在「住棚節」的時候念給群眾聽,必定有很獨特的用意。因為「住棚節」是以色列人民收割的季節,同時也是親朋好友、宗族相聚的時候,這個節期前後長達八天,也是歡慶的季節。許多青年男女婚姻配對就在這個時候進行,這和台灣原住民的「豐年祭」很類似。就在大家歡欣慶祝收穫的時期,男女相識進而決定婚姻成家時,誦念這本經書給大家聽,一定有很不同的感受,大家會進一步地問:這樣,我結婚是為了甚麼?今年豐收,對我的生命說出甚麼意義?今年收成少,生活比較困苦,生命這樣勞苦,到底人活著是為了說明甚麼? 

第1節介紹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語錄。」「傳道者」:「召集者」或「集會的發言人」,作者取此名字意思大概是他好像召集一群聽眾聆聽他所要講的信息。而且他是大衛的後裔,當過耶路撒冷的王。換言之,生命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上至國王,下至一般百姓,都會煩惱和思考的問題。 

一、空虛之詩(1:2-11):
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有四:

1. 空虛:全書出現35次。 

在第2節一開始就說「空虛」(hebel),這也是整本傳道書的主題,全書總共有35次用「空虛」這個詞。 

這個詞在希伯來文表示「氣息」之意,如詩篇39:5-6所用的「一口氣息」。 

詩篇39:5-6「你使我的生命那麼短促!在你眼中,我一生的歲月幾乎等於零。生命不過像一口氣罷了;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他累積財富,卻不知道歸誰享受。」 

空虛是「混沌」、「無氣息」的狀態,相對地,在創世記一開始,上帝創造世界是以祂的「氣」吹在水面上。上帝的靈是「創造」、「有氣息」的。 

「空虛」另外也可以當作是「短暫」、「空泛」之意。有時也可以當作「沒有意義的事情」。「空虛的空虛」:希伯來文的最高級表達法,意思是「完全而無可比擬的空虛」。古代腓尼基人認為「空虛」是人和地所居住、管理的環境。地上所有的經驗,從整體來看,都「服在空虛之下」(參羅8:20)。 

2. 太陽底下:全書出現29次。  

第3節開始將主題引出,並且申論的基礎就是在「太陽底下」。這個詞也是傳道書的重要詞句,總共用了29次之多。 

所謂「日光底下」即地面上,指世間內人類的生活,就是沒有遮掩的、明顯的、可清楚明白的事,是按著世間的定律存在。緊接在日光底下,傳道者用「週而復始」的方式來形容,一個有限、規律、界線的生命循環。他似乎在說明一種定律,無法改變的生命軌跡。如果大自然是這樣地循環周轉,則人也是屬於大自然的一環,也跟大自然一樣,沒有區別。 

「勞碌」:原文可以指「身體的辛勞」或「心靈的痛苦」。 

「益處」:是一種商業用語,指「利益」或「利息」。 唯有對那些漠視神而想去尋求滿足的人,傳道者的信息才是「凡事都是空虛」。對那些接納他完整世界觀的人,他卻有鼓勵的話。在信心的因素開始引進後,「一切都是空虛」仍然真實,但卻不是事實的全貌;而在「日光之下」,這就是全面的真理。

3. 從自然的定律發現人對生命是徒勞無功(1:4-7)
人類的勞苦徒然無功,同樣,宇宙的勞苦也一無所得。作者舉出三個例子:太陽周而復始的運行,如同一名繞跑道的選手;風循著路線旋轉,卻漫無目的;江河流入海洋,卻永無填滿之日。

如同太陽、風、江河等,週而復始。人在大自然的定律下,人也無法改變的生命軌跡,最後將徒勞無功而倍感空虛。舊約中的信仰者體會到,天地萬物都在向上帝發出讚美。宇宙是屬祂的。雲、暴風、雷、閃電都在祂的控制之中。

詩19:1-2「諸天宣佈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作為!日日述說,夜夜傳播」。舊約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繁盛與否,全視上帝是否賜予。祂為海洋立界線,為冬夏訂節令,便日頭管白晝,月亮管夜晚,按數目引出眾星。但是,傳道者說,若將上帝放在一邊,宇宙便不再反映祂的榮耀,而成了人類困乏的寫照。

當亞當墮落,受造萬物亦墮落了(創3:17-19)。如果人困乏,受造萬物亦隨之困乏。如果我們的人生觀僅僅在「日光之下」,便沒有頌讚之聲可以達到那一位在天上的(傳5:2)。先知們對於人類得贖,重建地上樂園的盼望(賽11:6-9,65:17-25),不能立於世俗「日光之下」來追求,而必須放在「日光之上」。

4. 太陽底下萬事令人厭倦(1:8-11) 
作者又將論點更推進一步。儘管萬物活動到一個地步,已經筋疲力竭,但卻無法讓世人得著任何持久的滿足。
傳道者的要點是,這一切在「日光之下」的觀點中都失落了,所剩下的只是一個筋疲力竭的大自然。

「1:8萬事令人厭倦,無法盡述。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萬事」:也可以譯為「一切話語」。
「萬事令人厭煩」:可以翻譯成「萬事令人厭煩」、「萬物充滿困乏」、「一切話語令人厭煩」、一切化與充滿困乏」。看不「飽」是指「情緒和心靈上無法滿足」。

傳道者要說明的是,這事不能用世俗的眼光來看。若認為生命乃在「日光之下」,上帝從天上治理的觀念就毫無意義可言。沒有一個人能請求神「垂顧」並介入世事(賽63:15)。不可能有救贖。因為沒有新的因素能輸進來。屬天的範疇才是真正的新資源所在地,詩人能唱「新歌」(詩96:1),先知能說「新事」(賽43:19)。

第11節,過去的事將會被現在發生的事所取代,同樣的,現在發生的事,也會被後來發生的事所取代,歷史就是這樣轉動著,人的生命也是這樣不停地循環。
在「日光之下」,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沒有意義,沒有方向。從2-11節「空虛之詩」看來,世人結果就是空虛、絕望、沈淪。

二、追求知識無法滿足生命(1:12-18) 
傳道者專心查究天下一切的事情,結論是上帝讓人經歷極重的勞苦,而一切的努力都是空虛而沒有意義的。

1. 傳道者的查考: 
收集、歸納、分析、結論。他的查考,非常有現代科學的方法和精神。 
「專心」:誠懇並熱切的。 
「尋求」:深入的查考。 
「查究」:廣泛的徹底搜尋。 
「尋求、查究」:指竭盡心力的研究。 
「天下所做的一切事」:指研究的範圍限於世間所有的資源。 
「事」:「忙於做某事」、「積極做某事」,有一種不得不去做的意味。 
「捕風」:可以譯為「靈的痛苦」或者指「抓取不可能得到的事物之野心」。而後者「捕風」的翻譯比較貼切。 
「彎曲的」、「缺少的」:可能都是指思想上的。 

2. 知識無法解答生命的空虛: 
當人都在想:如果能成為君王,生命會是多麼地貴重,可以享受無窮盡的榮華富貴。但是,這位「比任何一個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都有智慧」的君王,卻發現生命其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即使有智慧,也不能解開人生命的憂愁,相反的,是愁上加愁。 

知識雖無法滿足生命,不代表知識不重要。 

18世紀啟蒙運動,認為理性、知識可以改變人,建造一個完美的世界。甚至極端的理性主義者,認為人已經不用上帝了,靠人的理性、知識,世界就會更完美理想。18世紀理性主義者。甚至認為通過教育,人就可以成為現代文明人,不會再有戰爭、卑鄙、不公義的人性和社會。 

但到了18世紀末,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驗收理性主義的成果,結果發現知識、理性並沒有讓這世界更美好,人的驕傲自大反倒顯出生命的空虛和軟弱。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啟示和信息為何? 

一、知識無法滿足人的生命,唯有上帝的靈才可滿足人的心靈 
看時看日看風水,算命算運改命底,是台灣風俗中常有之事,雖有人認為某些程度而言這些是歸納統計而得。但做王的傳道者,經過收集、歸納、分析,所得結論是光有對自然的知識,也是無法提升生命,而倍感生命的空虛。 

根據我的暸解,歸納出算命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歸納計算,透過一些公式,利用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辰的八字,或身上的特徵,來推算人一生的命運,例如:排八字、紫微斗數、星座算命等,廣義的算命也包括手相、面相和摸骨等。
第二類是直接通靈,由靈界告訴人們未來會發生的事;靈媒問命屬於這類。 

第一類的「算」命,可以說是一種統計歸納法的應用,它將很多人的生命過程做有系統的整理,歸納出一些公式,有相當的準確性,從統計學得知,這種歸納法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準確性。然而我們要非常注意的是,當初這些算命公式的產生,是使用那些人做樣本來計算的?它又代表著那一種人的生命過程呢? 

中國八字和紫微斗數(甚至手相、面相)在秦朝和西漢時代就有了,那時基督教尚未傳入中國;西方的星座則是發源於古代巴比倫,並結合希臘文化,因此這些算命公式,乃是代表那些還沒有信耶穌的人,順從肉體自然律後的行為結果;所以用算命的公式,來推測一個尚未信耶穌的人,一生的過去、未來,自然準確,若再去通靈、詢問靈界,當然會更加準確。 

基本上,算命公式將「日光之下」的肉體生命算得非常準確,即按照肉體自我律去生活,自然會照算命公式發生。但結果是:「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8:6)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至於去求問靈媒,則要留心:「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約壹4:1)試問是命算得準確比較要緊?還是我們的生命被誰掌管更加重要呢? 

一個信耶穌的人,有上帝所賜予的新生命,也順從新的聖靈律來生活,因此就打破算命公式所根據的自我律,因為聖經中明說:「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從地上來的是屬乎地,他所說的也是屬乎地。」(約3:31)「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盼望已經接受上帝為生命主宰的基督徒,都能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勝過自然律的轄制。 

心靈的欠缺唯有神的靈能填滿。耶穌說:盜賊進來,無非要偷,要殺,要毀壞。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10:10) 

二、日光之上,才有新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普遍充滿空虛和痛苦。當時,世界的思想潮流是「存在主義」。這些思想家認為人「存有」是被拋入這世界,人是軟弱有限的,人無法選擇是否願意來到這世間。既然人無法選擇,那就勇敢去面對,而不是逃避。 

但矛盾的是,存在主義卻又強調人的有限、軟弱和墮落。那麼,依靠自我十足存在的勇氣就真能解決問題?就真能有盼望?這點是可質疑的。 

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同樣也發現人的存在,在「日光之下」是受限制又軟弱。 
在戰後,整個世界都重新面對人性所造成的毀滅性結果-世界大戰的殘酷現實,於是整個世界都在尋找盼望,在美國有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帶領的黑人民權運動、東歐捷克的「布拉格之春」的文化民主運動、天主教的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讓當代對於各種對話及意識形態都發生積極的期待與盼望。在基督教裡,有盼望神學家之稱的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 Moltmann)說「盼望是一種信仰的參與的行動」,基督徒要「與上帝一同盼望」。他是世界級的思想家,當世界遇到空虛、軟弱的處境時,他都會從盼望的角度,引導人的目光仰望上帝。 

傳道者通過「日光之下」,帶領我們思考人存在的問題。發現在日光之下的世人,終日勞苦空虛。但我們若將眼光從「日光之下」轉向「日光之上」,就會發現生命在上帝裡有了新的意義,也會發現唯有在上帝裡才有常新的事。 

台灣人喜歡將生命形容是「苦海」,「人生海海啊」。在「茫茫大海的人生」,在日光之下,人活著真是苦啊!沒有人可以例外。同樣地保羅也有此體會,他在羅馬書7:24說:「我真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使我死亡的身體呢?」確實,人生真苦!但接著保羅又說:「感謝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能夠救我。」(羅7:2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經冷戰時期,人再次經歷到「日光之下」的空虛,一切的知識都無法滿足人生命的空虛。面對廿一世紀,若我們的眼光仍然注目「日光之下」,將失去生命盼望和活力。唯有將我們的眼光仰望「日光之上」的上帝,我們的生命才能有盼望,我們的心靈才得以豐富。當我們仰望「日光之上」的上帝,上帝將要在我們生命中做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