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馬可福音14:32-42客西馬尼園的祈禱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大綱

2023.4.30

馬可福音14:32-42


錫安山聖殿正門面對著東方的橄欖山

獻祭的羔羊血,經由城裡的排水溝流進汲淪溪

跨過注滿血水的汲淪溪,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


在那天,他要站在耶路撒冷東邊的橄欖山上。橄欖山將被一個大山谷從東到西隔成兩半,半邊的山向北移,另半邊向南移。(撒迦利亞書14:4)


一、被憂傷輾壓幾乎要死(14:32-34)


福音書時序: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馬太福音、約翰福音


「客西馬尼」:第一批讀者所熟悉生活過的地方

「客西馬尼」:意思是「壓榨橄欖油的地方」


耶穌面對死亡,情緒崩潰,瀕臨恐慌


古代英雄面會怎麼對死亡?

柏拉圖《斐多篇》:蘇格拉底面對死亡是非常平靜


馬可福音為何不美化耶穌的死?


加爾文:人是可以害怕、哭求,不要對驚恐情緒感到羞恥

加爾文「拒絕沒有人性的哲學」


耶穌沒有勉強三位門徒要接住他的情緒


二、生命的掙扎(14:35-38)


困境變絕境

困境變路徑,一條活路


內心憂傷、肉體痛苦


亞蘭文阿爸”(abba):聖經出現三次

1.馬可福音14:36 —— 猶太人不會以此來稱呼「上帝」

2.羅馬書8:15 —— 因收養而有兒子名分

3.加拉太書4:6 —— 因耶穌救贖而有兒子名份


不要照我的意思」,不以自我為中心


耶穌祈求、而不要求、不妄求


「西門」,彼得舊人生的名字

巴特:信仰團體,全部都睡著了


男人:感受壓力時,會躲到他心裡的洞穴,變得沈默

女人:藉著跟別人談論問題的細節來得到紓解


三、起來,承接苦杯(14:39-42)


祈禱沒有改變事情,卻改變我們的靈性、內在力量。


保羅三次懇求主挪去身上的刺,保羅的靈性體驗是:

他卻回答我:「你只要有我的恩典就夠了,因為我的能力在你軟弱的時候顯得最剛強。」因此,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哥林多後書12:9)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面對你的「客西馬尼」:面對輾壓的苦楚,我們更需要警醒祈禱


每個人都有「客西馬尼」的孤單、無助,受誘惑的處境


集體的客西馬尼園,集體遭受輾壓


● 1982年,東德聖尼可拉教堂富勒牧師(Christian Führer)發起每週一「和平祈禱會」

● 1989119日「蠟燭政變」、「祈禱政變」


二、回顧主的「客西馬尼」:肯認阿爸的關係,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


拜二婦人祈禱會:1886年朱約安姑娘(Miss Joan Stuart)、文安姑娘(Miss Annie E. Butler)


問題討論:

1.你曾有過哪些「客西馬尼」(被輾壓、憂傷處)的處境?

2.從耶穌客西馬尼祈禱的歷程,你對祈禱有什麼新的體會和認識?

3.猶太文化中,無人以亞蘭文阿爸”(abba)來稱呼上帝。受苦的耶穌為何用阿爸”(abba)來稱呼上帝?


講道篇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篇

馬可福音14:32-42


上主日,我們讀到耶穌最後的晚餐。晚餐後,耶穌與門徒一邊唱詩篇第一一八篇,一邊前往橄欖山

橄欖山錫安山聖殿正門對面,也就是東方日出的地方。橄欖山約八百公尺高,比錫安山還高八十公尺。因此,耶穌時代的人喜歡在日出時,從較高的橄欖山看向聖殿,因為聖殿被鑲坎黃金、城牆石材金黃色澤,日出太陽照射下,整個聖殿「金光閃閃」非常的燦爛奪目。

在最後的晚餐之後,耶穌帶著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從錫安山走向橄欖山。獻祭用的羔羊所流出的血,經由城裡的排水溝流進汲淪溪,耶穌帶領門徒在黑暗中淌過這條血水滙成的小河流(實際上大約是我們教會門口的水溝寬),聞著血腥的味道,你能想像那個畫面、那個味道嗎?

他們跨過注滿血水的汲淪溪,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祈禱。在這裏祈禱有個重要意義,因為先知撒迦利亞在預言末日時,說:「在那天,他要站在耶路撒冷東邊的橄欖山上。橄欖山將被一個大山谷從東到西隔成兩半,半邊的山向北移,另半邊向南移。」(撒迦利亞書14:4)先知預言末日時,彌賽亞要降臨橄欖山,因此,耶穌帶門徒來到橄欖山祈禱似乎也在表明末日近了。現在我們就來看這一段經文的內容:


一、被憂傷輾壓幾乎要死(14:32-34)

32 (太 26:36-46 路 22:39-46)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在這裡坐,等我去禱告。」33 於是他帶著彼得雅各約翰一起去。他開始悲痛難過,34 對他們說:「我的心非常憂傷,幾乎要死。你們留在這裡,警醒吧!」


新約學者對於福音書完成的時間序,是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馬太福音、約翰福音。馬可福音完成時間大約在耶穌受死和復活後35年間出現,大概是在主後65年之前,當時,第一批讀者面臨羅馬帝國迫害的處境。如果一口氣看完馬可福音,我們會發現,作者記載耶穌只去過耶路撒冷一次,而且是被釘十字架的那一次。但是在其他福音書裡,耶穌去耶路撒冷好幾次,甚至路加福音還記載耶穌小時候隨著父母去過耶路撒冷

馬可福音這本最早完成的福音書,是在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的危急處境下所完成,也因此馬可福音的作者對於時間、地點,很快就帶過去,甚至不寫明「地點」名稱。但對於某些地點卻特別寫出來,就像今天我們所讀到的「客西馬尼」,這地點是馬可福音第一批讀者所熟悉的,甚至是生活過的地方,作者就寫出「地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地名所帶出的「意義」。

客西馬尼」意思是「壓榨橄欖油的地方」,用我們今天的語言稱為「輾壓」。當時的基督徒被羅馬帝國輾壓、迫害,就像耶穌面對十字架酷刑的輾壓。在苦難危急的處境下,在輾壓的「客西馬尼」裏面,我們看到耶穌人性的軟弱面,面對死亡的恐慌,但他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榜樣就是「警醒祈禱」。

耶穌到底害怕什麼?他不是上帝嗎?

耶穌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前面我們看到,耶穌在醫病趕鬼,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彰顯出上帝的神性。在這一段經文裡,作者沒有美化耶穌,作者讓我們看到耶穌人性軟弱的一面。

希伯來書這樣描述說:「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不能同情我們的軟弱;相反地,他曾經像我們一樣在各方面經歷過試探,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耶穌取了人的形象,在受難過程中,完全隱藏神性,透露出完全的人性。

耶穌面對死亡,經歷情緒崩潰,無法控制自己,瀕臨恐慌。這樣的描述與古代英雄面對死亡很不一樣,按照柏拉圖在《斐多篇》(Phaedo柏拉圖斐多都是蘇格拉底的學生)的記載,他的老師蘇格拉底面對死亡是非常平靜。

蘇格拉底被判死刑,他選擇喝毒藥。蘇格拉底問獄卒說:「我該怎麼做?」獄卒答道:「你只需要喝下去,走動走動,直到雙腿感到沉重,然後就此躺下,毒藥就會發揮作用。」

《斐多篇》記載:

蘇格拉底就這樣一直走來走去,直到如獄卒所說的那樣,雙腿不聽使喚。於是蘇格拉底依照指示躺了下來,而那個給毒藥的人不時地看向蘇格拉底的腳底和雙腿;過了一陣子,他用力壓著蘇格拉底的雙腳,問蘇格拉底還有沒有感覺,蘇格拉底說沒有;然後再換壓蘇格拉底的雙腿,就這樣一直往上身按過去,這讓我們知道蘇格拉底的身體正在變冷僵硬。那個人又碰了一下蘇格拉底,然後說:等到毒性攻心就結束了。蘇格拉底的臉原本已經遮了起來,當他感到下腹也漸漸發冷,就露出臉來說道(這是他最後的遺言):「克里圖Crito),我欠了阿斯克里皮烏斯Asclepius)一隻雞,你能記得幫我還嗎?」「我會還的,」克里圖答道,「還有別的事要辦嗎?」蘇格拉底沒有回應。過了一會兒,聽到他動了一下,侍衛揭開頭蓋查看,發現他已雙眼無神,於是克里圖闔上了他的眼睛和嘴巴。

但是,耶穌面對死亡,情緒崩潰,無法控制自己,瀕臨恐慌。馬可福音的作者將耶穌人性極為軟弱的一面描寫下來,他一點都不去美化耶穌。為何馬可福音的作者會如此寫實的描述耶穌的死?可能是讓被迫害的基督徒感受到,恐慌、崩潰並不可恥,因為耶穌面對死亡臨到之前,情緒也如此崩潰、恐慌。

加爾文在他的註釋書裡也認為,人是可以害怕、哭求,不要對驚恐情緒感到羞恥。加爾文甚至說:「拒絕沒有人性的哲學」。不要忘了,加爾文時代也是信仰遭受迫害的時代,在逃亡、苦難的處境下,壓抑情緒反而不好,抒發恐慌、崩潰的情緒,反而能夠帶來紓解。

在「客西馬尼」這輾壓之地,耶穌帶著他三個「知己」門徒去祈禱。耶穌不遮掩軟弱無助的情緒,他對三位說:「我的心非常憂傷,幾乎要死。」但這三個門徒都不知道如何接這個球,他們都無法接到耶穌的情緒,無法同理耶穌、無法 “compassion”。如果有人能夠接住你的憂傷或痛苦情緒,那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耶穌被憂傷輾壓幾乎要死,但他沒有勉強三位門徒要接住他的情緒,他只說「警醒吧!」耶穌似乎在提醒門徒,接下來的患難需要警醒祈禱,才能度過。我們確實也看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門徒四散躲藏,在那之後的五十日裡,他們聚在一起警醒祈禱,直到五旬節之後,他們才公開去聖殿。


二、生命的掙扎(14:35-38)

35 他往前走幾步,俯伏在地上,祈求上帝說,若是可以,不要讓他經歷這個痛苦。36 他求說:「阿爸,我的父親哪,你凡事都能;求你把這苦杯移去!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37 他回來,發現三個門徒都睡著了;他對彼得說:「西門,你在睡覺嗎?你不能警醒一個鐘頭嗎?」38 他又說:「要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


有一句諺語說:「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祂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困境真的自然會變成路徑嗎?不!如果你不做些事,困境還是困境,甚至會變絕境。困境不會自然會變成路徑,即使上帝開啟另一扇窗,你還是必須抬頭仰望才能看到啊!就像亞伯拉罕帶兒子以撒登上摩利亞山要獻祭的情景,上帝的使者發聲制止說:「不要下手,不可傷害孩子!(創世記22:12)上帝要你如亞伯拉罕注意聽祂的聲音,因為祂喚醒亞伯拉罕,祂也會喚醒我們。而亞伯拉罕將眼光轉移開來,看上帝所預備的羔羊。上帝所預備的羔羊,不是突然間跑到樹欉被纏住,當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他才看到上帝所預備的羔羊已經在那裡了。即使上帝要開啟另一扇窗,你還是必須抬頭仰望才能看到啊!

耶穌知道他即將面臨著十字架酷刑的死,內心憂傷、肉體痛苦,這種心境絕對不會輕鬆,並且又是一種生命生死之間的抉擇。耶穌在困境中警醒祈禱,成為我們面對困境時的學習。困境變路徑,開出一條活路。

耶穌向上帝祈禱,以亞蘭文「阿爸」(abba)、希臘文「父親」來稱呼上帝。表達他對上帝的倚靠、信靠。

亞蘭文阿爸”(abba),在聖經出現三次:

1.馬可福音14:36 —— 這個詞,當時猶太小孩日常對父親的稱呼「阿爸」,但不會用來稱呼「上帝」。這個詞強調了耶穌與上帝的親密關係,尊敬、服從、信任、交託。

耶穌稱上帝為阿爸的習慣,足以重要到讓使徒保羅去使用它,並教導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及我們也學習耶穌用「阿爸」來呼求。

保羅寫信給說希臘話教會的信函羅馬書、加拉太書,使用了亞蘭阿爸,表明基督徒成為上帝家庭中的一員。

2.羅馬書8:15 —— 強調基督徒被上帝「收養」而有兒子名分。

3.加拉太書4:6 —— 則強調基督徒因著耶穌救贖而有兒子名份。

耶穌與上帝的關係,是阿爸與兒子的關係,他所認識的上帝是「凡事都能」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神,他知道天父允許將要發生的事,耶穌選擇信任。

耶穌祈求說:「求你把這苦杯移去!」沒有人喜歡痛苦,也沒有人會喜歡接受生命的苦難在自己的身上,就連耶穌也是。

耶穌向上帝祈求、而不是要求、不是強求,而是以上帝的旨意為中心。祈禱不是要改變上帝,而是改變我。祈禱不是要上帝聽我的,而是去聽上帝的。祈禱是以上帝的旨意為中心,不是以人的自我為中心。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祈禱的重要功課。

耶穌基督在教導他的門徒祈禱時,就說過要這樣祈求上帝:「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馬太福音6:10)甚至說,我們祈禱的時候,要先求上帝的國、上帝的義。這就很清楚,祈禱是將自己轉向上帝,以上帝為中心。

保羅的經歷裡,他說:「我所願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羅馬書7:19)最後,他意向聖靈的帶領,順服上帝的法則。

以上帝為中心、順服上帝的旨意,是會有掙扎的。耶穌不是一次祈禱就順服的,耶穌是三次祈禱。

耶穌三個核心門徒都睡著了,他們沒有聽到耶穌的祈禱,也沒有看到耶穌的驚恐。神學家卡爾.巴特指出,門徒所代表的就是信仰團體,全部都睡著了,耶穌獨自面對十字架的受苦,無人能夠分擔耶穌。

耶穌對彼得說:「西門,你在睡覺嗎?

耶穌不是叫「彼得」而是叫他舊人生的名字「西門」。這似乎表達耶穌看到「西門」的舊性,指出在危機來臨前,他的舊我「還在睡覺」。

在心理學研究指出,遇到壓力時,男女的態度大不同:

男人:感受壓力時,會躲到他心裡的洞穴,變得沈默,甚至鴕鳥心態、視而不見,把他自己孤立起來,或做一些輕鬆的事來忘記問題。在此,彼得、門徒呈現這種典型反應。

女人:是由分享、談論來使自己壓力得到抒發,藉著與他人談論問題的細節來得到情緒的紓解。女人是以擁有能分享感覺與問題的好朋友為滿足。


三、起來,承接苦杯(14:39-42)

39 他又走過去,仍然用同樣的話禱告。40 然後他再回到門徒那裡,看見他們還是睡著。他們睜不開眼睛,也不知道對他說什麼話好。41 耶穌第三次回來,對他們說:「你們還在睡覺,還在休息嗎?看哪,時間到了,人子就要被出賣在罪人手中了!42 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出賣我的人來了!」


以上帝為中心、順服上帝的旨意,是會有掙扎的。耶穌也是接二連三去祈禱。使徒保羅也有祈禱不得應允的掙扎,保羅三次懇求主挪去身上的刺,保羅的靈性體驗是:

他(主)卻回答我:「你只要有我的恩典就夠了,因為我的能力在你軟弱的時候顯得最剛強。」因此,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哥林多後書12:9)

保羅認為,這根刺有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就是提醒他不要自高自傲,免得誤認為自己了不起!

耶穌基督一再提醒門徒要「警醒禱告」,是原因當人面臨著生命的生與死之際,人總是會想辦法逃避苦難,也很容易陷入迷惑,接受誘惑者的慫恿,結果是離棄了上帝的旨意。

祈禱沒有改變事情(苦杯),卻改變我們的靈性、內在力量。使我們變得超乎平常的剛強、堅定、勇敢。耶穌在祈禱中,更加堅定上帝的旨意。

耶穌祈禱回來後,看到門徒沉睡,耶穌基督沒有苛責,他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馬可福音14:38)

第三次說:「你們還在睡覺,還在休息嗎?看哪,時間到了,人子就要被出賣在罪人手中了!」「時間到了」,表達受壓迫處境下的迫切感。

起來,我們走吧!」不僅「叫醒」門徒,也說明了耶穌順服上帝的旨意承接苦杯。而耶穌承受「苦杯」,也成為願意接受救恩者的「福杯」。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面對你的「客西馬尼」:面對輾壓的苦楚,我們更需要警醒祈禱

客西馬尼,耶穌內心極度的被「輾壓」,悲痛難過,心非常憂傷,幾乎要死。成為人的耶穌面對輾壓的苦楚,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客西馬尼」的孤單、無助,受誘惑的處境。面臨著生命的生與死之際,人總是會想辦法逃避苦難,也很容易陷入迷惑,接受誘惑者的慫恿,結果是離棄了上帝的旨意。

相較於門徒睡著,而耶穌能夠有清醒的心祈禱,以上帝的旨意為中心。我們與彼得一樣,有人的軟弱,也會有跌倒的時刻,但耶穌給了我們榜樣,在肉體軟弱,苦難來臨時刻,他不斷警醒祈禱,就得著天上來的力量扶持著他。面對輾壓的苦楚,我們更需要警醒祈禱。

馬偕牧師在搭船橫渡太平洋來遠東的船上,也是充滿孤單無助說:「我此刻往遠東宣教,不知是否還有機會回到故鄉?」

我們教會與基督精兵協會、神學院及夥伴教會支持的宣教師廣福薇依即將要回到緬甸,五月二十日將舉行返緬祝福禮拜。廣福牧師曾分享說:「我不知道我這一趟去,還能不能回來台灣再見到大家。」馬偕牧師、廣福牧師的感受,似乎反映出耶穌在客西馬尼的感受。

每個人或許都會面對「客西馬尼」的孤單、無助,內心遭受輾壓的苦楚。甚至,族群、民族、國家也可能遭遇到集體的「客西馬尼」,集體遭受輾壓的處境。

1982年開始,東德聖尼可拉教堂的富勒牧師(Christian Führer)發起每週一固定舉辦的「和平祈禱會」。1989年,參加祈禱會人數已超過上千人,加上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東德政府頓時感到非常緊張。1989102日聚會後,政府下令禁止祈禱會舉行,但出乎預料的事在隔週發生,109日的祈禱會,教堂擠滿了人潮,甚至推擠至教堂外圍。當晚超過十萬人走出來,每個人手拿寫著“Wir sind das Volk”旗幟,意思就是「我們是人民」。

東德祕密警察想辦法在群眾中鼓動暴力,但群眾遊行卻仍保持理性平和,完全沒有受到影響。許多人手拿著蠟燭和平遊行,當晚警察沒有發射一發子彈;一個月後,柏林圍牆倒塌。一位前東德政府領袖這樣說:「我們對於任何情況都做了萬全的準備,除了蠟燭與祈禱之外。」這場遊行中文被稱做「蠟燭政變」,但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或許應該取名為「祈禱政變」才對。

面對「客西馬尼」輾壓的苦楚,我們真的很需要警醒祈禱。


二、回顧主的「客西馬尼」:肯認阿爸的關係,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

回顧主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祈禱,他以亞蘭語「阿爸」表達他與上帝之間親密的關係,更在祈禱中順服上帝的旨意去行,他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也在激勵與提醒我們每一位跟隨耶穌的人。

台灣婦女的宣教史上,有二位「姑娘」(當時對女宣教師的稱呼)的宣教是幫助信徒建立在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上。

朱約安姑娘(Miss Joan Stuart1851-1931)1851年出生於蘇格蘭朱約安姑娘於18851216日接受英國女宣道會的差派,與文安姑娘(Ms. Annie E. Bulter)一起來到台灣。來台後,她居住在台南新樓,從事婦女、教學及教會工作。

1887214日,在新樓開設女子學校,朱姑娘就在學校中任教。由於當時台灣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植人心,設立之初,女學校雖然很努力地招募女子前來就讀,但願意讓女子來就讀的家長並不多,不過,漸漸地就招收額滿。學校所教的學科有算術、地理、刺繡、衛生、漢文、聖經,其中以聖經為主要科目。她們經常邀請熱心的牧師前來培靈。

她們不但教導學生知識,更看重學生與上帝建立緊密的關係。就像耶穌肯認「阿爸上帝」的關係,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因此,她們重視安息日的聖工服事與靈修,希望這些女學生都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

1886年由朱約安姑娘、文安姑娘推行「拜二婦人祈禱會」,成為女宣運動的主體,後來推廣到南部各個教會。直到現今,幾乎每間教會都設有婦女團契,成為教會重要的支柱。甚至,禮拜二婦女聚會仍普遍在今日教會中。

回顧主耶穌的「客西馬尼」,他肯認阿爸”(abba)的關係,以上帝為中心的靈性,也在幫助我們面對生命輾壓、失敗、軟弱時,不要忘了我們的阿爸上帝會引領我們,並為我們開拓一條復活的道路。願主耶穌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你曾有過哪些「客西馬尼」(被輾壓、憂傷處)的處境?

2.從耶穌客西馬尼祈禱的歷程,你對祈禱有什麼新的體會和認識?

3.猶太文化中,無人以亞蘭阿爸”(abba)來稱呼上帝。受苦的耶穌為何用阿爸”(abba)來稱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