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出埃及記16:1-36分享的團契生活

分享的團契生活

2021.11.2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待降節第一主日

出埃及記16:1-36


上帝為何選在曠野操練以色列人?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曠野」所帶來的挑戰。


一、記得埃及什麼事?(16:1-3)


「以琳」不是目的地,哪裡才是終點站?

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希伯來書11:16)


我們是否喜歡安逸的舒適圈,停留在原地?


以色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他們「不願想起來的惡」是什麼?


忘記不公義,就無理想的未來,無法看到上帝國。


二、領袖的信心(16:4-12)


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

摩西記得埃及什麼事?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


耶穌在論到僕人的責任與態度時說:「當你們做完上帝吩咐你們做的一切事,要說:『我們原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盡了本份而已。』(路加福音17:10)


自我中心:表現在自私、貪婪,同時也顯示出對上帝沒有信心


領袖的信心:將我們的困難帶到上帝面前


三、「這是甚麼?」(16:13-16)


「嗎哪」的希伯來發音與「這是甚麼?」相同


不斷經歷「這是甚麼?」的恩典


四、信心的考驗(16:17-23)


人是否對上帝真的有信心?遵從上帝的話語是指標


「發臭」是因為人的自私與貪婪,是因為不遵從上帝的話


五、信是從聽而來的(16:24-30)


聽上帝的話語,信心帶來奇蹟


可見信是從聽而來的,而聽是從基督的話語來的。(羅馬書10:17)


六、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16:31-36)


經文呈現後敘事,即「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


主耶穌設立聖餐所說的話,就是按照使徒保羅所說的(哥林多前書11:23-26)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實踐分享的團契生活: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


「自我中心」轉向「上帝中心」,實踐給予及分享的團契生活


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2:4)


猶太《塔木德》(Talmud):「盲人點燈」


二、遵守上帝的話語,才能防止信仰的變質與腐敗


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在祂的愛裡永不會有缺乏。

一間有見證的教會:遵守與信服上帝的話;喜愛與人分享恩典


靈修是什麼?靈性是什麼?

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


聖誕文學作品: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作品《青鳥》(L’Oiseau bleu)


問題討論:

1.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當摩西遭受他人埋怨、中傷時,他如何面對?我們又如何面對?

2.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3.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我們該如何敞開自己與教會,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分享的團契生活

     出埃及記16:1-36

1、選民曠野四十年

      上主目的在操練

      忘記安逸與舒適

      專心信主靠恩典


2、摩西領袖立典範

      謙卑僕人忠心傳

      選民困難主前求

      信心堅定進迦南


3、上主恩典要分享

      嗎哪鵪鶉係天降

      多收無餘少不缺

      團契生活為人想


4、面對生命的曠野

      分享學習以色列

      訴說上主的恩典

      代代傳揚不停歇


5、教會信仰的團契

      關心別人的利益

      改建費用多分擔

      後代對這代感激


講道篇


分享的團契生活

2021.11.2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出埃及記16:1-36


待降節第一主日,教會年曆的開始,透過待降節四十日的靈修紀念耶穌的降生並期待基督的再來。

上主日,我們讀到第十五章,在第廿二至廿七節知道以色列人在曠野走了三天,經驗到沒水口渴的痛苦,後來雖然找到了水,但是卻是「苦的,不能喝」,因此對摩西發出怨言,但是摩西在上帝指引下,將一棵樹(木頭)丟入那原本是苦的水裡,水因此變成甘甜。而他們也從這次的事件學習到聆聽上帝的話,又遵從上帝話語的重要性。

曠野是個缺水的地方,所以除了沒有水之外,還缺少糧食。第十六章第一至三節就再次描述他們缺少食物的情形。在前一章,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會遇到困難就埋怨,乃因為他們受到埃及奴化教育的洗腦,「奴性」使他們喪失做為一個自由的人的尊嚴。

我說過,以色列人雖然身體出了埃及,但是心靈卻沒有出埃及。因此,上帝在曠野中訓練他們四十年,好使他們心靈得到重建,身心靈都出埃及,才能承接所上帝應許之地。

為何選在曠野操練?

因為這樣的環境能使人體會到人的有限,認識到生命不是靠物質,而是信靠上帝的帶領。這和他們過去在埃及的日子,是倚靠埃及主人的安排完全不同。曠野與過去在埃及豐富的物質環境,二者相互比較,現在物質生活幾乎完全欠缺,而且是欠缺生存所必須的水和糧食,這也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不安全感。

但是不要忘了,不是以色列民族才會遇到「生命中的曠野」,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中多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煎熬與苦難,當我們在認識這段經文時,同時也是在塑造我們的心靈,幫助我們走出「生命中的曠野」。現在,我們就來認識這一章的內容。


一、記得埃及什麼事?(16:1-3)

1以色列全體人民離開了以琳。在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他們來到了以琳西奈中間的曠野。2在那曠野中,他們埋怨摩西亞倫,3對他們說:「我們寧願上主在埃及把我們殺掉算了。在埃及,我們至少可以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可是你們把我們帶到曠野,要我們在這裏餓死。」


以色列人在正月十五日(出埃及記12:6)從埃及出發,這裏說「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也就是過了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的路程,已經將所預備的糧食吃光了。如果他們走的是沿海的路,一個月的糧食是足夠的。但是,他們是繞到西奈半島,走一條遠路。

在第十四章時我有提到,一般人都想走「捷徑」,但是上帝卻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向後轉」,上帝要以色列人走另一條路,這條路顯然有「欺敵」的作用,讓埃及王以為以色列人在陸地上迷路,被沙漠封住了。繞遠路,也讓以色列人有足夠的時間避開埃及兵馬的追趕,免除面對面的衝突造成更大的損傷。

這一條遠路,真遠!走了四十年。如果沒有這四十年,以色列人就無法脫離埃及長期灌輸、教育的「奴性」。從經文裡,讓我們看到這時代的以色列人民真正的問題,他們的「奴隸性」甚強。一遇到困難就馬上回想起早年在埃及做奴隸生活的日子,並且認為過奴隸生活比現在遇到的生存困境還要好。

他們很少想到當奴隸等於「不是人」,而是主人的「財產」,只是一件「物品」。可是現在,當他們成為一個自由人,可以為自己生活尋找出一片新的天地時,卻一再地埋怨沒水喝、沒東西吃。

上一站他們是在「以琳」那個地方有十二股泉水和七十株棕樹,他們為何不住在哪裡?理由很簡單,那裏不是他們的「目的地」。

人生也是如此,雖然會遇到苦澀的「瑪拉」,也有恩典的「以琳」,但終究「以琳」不是我們人生終極的目的。就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迦南地也不是他們終極的目標,就像新約希伯來書所說的那些憑著信心生活的人,他們所在找尋的是,「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希伯來書11:16),甚至是渴望實踐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使上帝國的價值彰顯在這世間。

既然「以琳」不是他們目的地,他們就繼續向前走,向前踏出去,必然有新的挑戰。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新的挑戰,我們就停留在原地。教會的服事也是如此。

我們是否喜歡安逸的舒適圈,停留在原地?

昨天(11/27)牧師團與韓國宣教師進行會議,韓國宣教師已經來臺灣二年了。這二年在疫情之下,韓國教會的聚會迄今仍受到影響,尚無法恢復完全的聚會,二年來聚會型態改變很大。線上聚會成為常態,我們經常看到韓國人非常熱烈的敬拜讚美風格,也改變很多,反而內省靜默的祈禱方式正在增加。這對韓國教會也是重要的改變。

在曠野的艱困處境裡,以色列人記得埃及什麼事?

從經文裡,我們看到他們只想起在埃及可以「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但不要忘了,他們應該想起的是他們曾向上帝哀哭男嬰被都到尼羅河、民族差一點被滅絕。此時,他們「不願想起法老的邪惡」,反而是想起做奴隸時,在主人家裡的肉鍋。這是很諷刺的!

要記住,忘記過去的不公義,就無理想的未來,無法看到上帝國的實踐,將來邪惡的事還會重演,直到人們真正落實公義。


二、領袖的信心(16:4-12)

4上主對摩西說:「我要從天上降下食物給你們。人民每天必須出去撿當天所需的食糧。這樣,我就可以考驗他們,看他們會不會遵守我的指示。5到第六天,他們必須撿兩天的食糧,準備食用。」6摩西亞倫以色列人說:「今晚,你們就會知道是上主把你們領出埃及的。7明晨,你們要看見上主的光輝。他已經聽見你們的埋怨;是的,我們算甚麼,你們的埋怨是對他而發的。」8摩西又說:「上主要在晚上給你們肉吃,在早晨給你們充足的食物,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對他發的怨言。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9摩西亞倫說:「去集合全體人民站在上主面前,因為他已經聽到他們的怨言。」10當亞倫對全體人民講話的時候,他們轉頭向曠野觀望,忽然看見上主的光輝在雲端顯現。11上主對摩西說: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要告訴他們,在傍晚,他們有肉吃;在清晨,他們有足夠的食物。這樣,他們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他們的上帝。」


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從第三節來看,他們只記得「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那麼,摩西記得埃及什麼事?摩西向人民說:「我們算甚麼」,因為摩西只記得「他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也因此,摩西對人民說:「我們算甚麼,你們的埋怨是對他(上主)而發的(出埃及記16:7),第八節又說一次:「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

耶穌在論到僕人的責任與態度時,他告訴門徒說:「當你們做完上帝吩咐你們做的一切事,要說:『我們原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盡了本份而已。』(路加福音17:10)摩西就是這個態度,他只記得他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

領袖的信心是將我們的困難帶到上帝面前。

接著,上主交代摩西要轉告給以色列人民兩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一、以色列人民每天必須撿當天所需的食糧。二、第六天要撿兩天的份。前者是要「考驗」人民對上帝話語的態度,後者很清楚是與安息日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以看出上帝不只帶領他們出埃及,也要磨練以色列民族的心靈。

第九節等於再次強化第七和八節所說的,以色列人民對摩西亞倫發出的怨言,上帝已經聽到且非常清楚,上帝將會親自解決這件造成他們埋怨的事,飢餓。上帝解決的方式就是出現「光輝」來照耀他們,讓以色列人民因看見光輝,進而知道上帝已經出現,轉移他們對摩西亞倫的不滿,因為上帝親自出現,並且處理以色列人民飢餓的問題。


三、「這是甚麼?」(16:13-16)

13傍晚,一大群鵪鶉飛來,多得把全營都遮蓋了。清晨,營的四圍都是露水;14露水一蒸發,在曠野的地面上有一層薄薄像霜一類的東西。15以色列人看見這東西,不知道是甚麼,就彼此詢問:「這是甚麼?」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上主給你們的食物。16上主曾經吩咐,每人各取所需,每家的每一個人只可撿取兩公升。」


第十三節「鵪鶉」是體積細小的候鳥,每年九月、十月間從歐洲南部飛往紅海邊過冬,因為牠們飛越地中海時,通常會因疲倦而在西奈半島紅海的海邊等地帶棲息。

在民數記第十一章卅一至卅四節記載這種鵪鶉,飛來的時候,「離地面只一公尺高。牠們停在營地和四周,到處都是,東西南北,綿延好幾公里。」詩篇的作者說這是出於上帝行奇妙的作為:「他使東風吹起;他又運用威力激起南風。他使飛鳥像沙塵降落,給他們肉食多得像海灘上的沙。(詩篇78:26-27)

這種情形就像每年冬季有大量伯勞鳥會過境臺灣恆春半島一般,數量之多有時也會令人誤以為是烏雲出現一樣,密密麻麻的,多到不能數算。這些候鳥經過長途飛行,抵達曠野時已經精疲力竭,因此很容易捕捉。也像臺灣東部的蘭嶼島一樣;在每年三、四月間,都會有大群的飛魚就像這樣飛越該島,達悟族人用一切方法捕捉飛魚做為他們的主食。

第十四節又介紹一種食物「嗎哪」,「一層薄薄像霜一類的東西」。希伯來人相信露水是由天而降(申命記33:28),所以認為嗎哪與露水一同而來。第十五節「這是甚麼」,在原文與「嗎哪」的發音極為相似,所以嗎哪就是「這是甚麼」的意思。詩篇的作者說,嗎哪是「天使的食物(詩篇78:25)

我們對上帝的恩典,太習以為常,而少了驚嘆、驚訝的聲音:「這是甚麼?」想一想,我們教會產權收回的過程,很像做夢一樣,你是否也發出驚嘆說:「這是甚麼?」有松年兄姐告訴我,我們這一代不改建,下一代更困難改建了。二年前,我們完成主日學教室改建、宣教中心的新建,三年之間沒有颱風,工程順利完成,你是否也發出驚嘆說:「這是甚麼?」

這是上帝的恩典,這二年來因為疫情緣故,建材、工錢高漲,有錢也很難找到工人。電焊工平均日薪約為4800元,漲到一日一萬元還找不到人,鋼筋工過去平均日薪約2600元及模板工平均日薪2500元,今日工資上漲一倍。

以色列人在曠野經歷上帝的恩典,發出讚嘆說「這是甚麼?」各位,我們對於生活中的諸多恩典,也是不斷經歷「這是甚麼?」


四、信心的考驗(16:17-23)

17以色列人照著吩咐做了,有些人撿得多,有些人撿得少。18量的時候,撿多的沒有剩,撿少的也不缺;每一個人所撿的剛剛是他所需要的。19摩西對他們說:「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20可是有些人不聽摩西的話,留下一些。第二天早晨,這些留下的都生了蟲,而且有霉味。摩西對他們生氣。21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撿取食物;太陽發出熱氣的時候,食物就融化了。22到第六天,他們撿取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四公升。民間所有的領袖向摩西報告這件事。23摩西對他們說:「上主已經吩咐了,明天是安息的日子,是該向上主守的聖安息日。今天你們把要烤要煮的都弄好,剩下的留在明天吃。」


透過撿拾「適量」的食物來考驗他們,是否聽上帝的話、以上帝為中心。但實際情況是,有些人是「自我中心」的,表現在自私、貪婪,同時也顯示出對上帝沒有信心。

十一月初,中國內部散播「中共攻台的消息」,電視新聞還播出「臺灣民眾囤積物資」的影片,但說也奇怪,臺灣人看到影片沒當一回事,因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反而造成中國國內搶購並大量囤積食物。這呈現出的是對中共統治沒有信心。


現在,上帝要以色列人民絕對不能撿拾超過一天所需的食量,就是要他們對上帝有絕對信靠的心,上帝用這種方式訓練他們。

在此,出埃及記首次說到安息日的重要性,為了要遵守上帝的話。這樣的信仰態度,也就是長老教會的精神,在禮拜中以傳講上帝的話為中心。沒有傳上帝的話,就失去安息的意義。

上主從天上賜下嗎哪和鵪鶉給以色列百姓,一方面是恩典;另一方面也是考驗以色列人是否有信心,是否遵守上帝的話(申命記8:3)。第十七、十八節說出真正的問題所在:人是否對上帝真的有信心?考驗人是否真心倚靠上帝帶領?

從這兩節經文可以看出來。基本上這兩節經文說出以色列人心靈尚未出埃及的情況,就是沒有遵守上帝的話。同時也教導我們:積存財寶多的,不會剩;沒有積存財寶的人,在生命中也不會有所缺乏。在一個沒有水、沒有食物的曠野,且剛經歷缺水、食物的威脅,要人民按照個人所需來撿取嗎哪,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況且通過此事,更讓他們信靠上帝必會按時的供應。

生蟲、發霉「發臭」是因為人的自私與貪婪,是因為不遵從上帝的話。反而原本嗎哪放到隔日會生蟲、發霉,若是隔日是安息日卻不會生蟲。

第廿二節說出遵守安息日的重要性。在安息日之前必須先準備好安息日所要吃的量,以免在安息日因為準備吃的,影響到專心敬拜上帝的情緒。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撿起來儲藏到隔天,卻因為安息日是屬於上帝的日子,嗎哪、鵪鶉並不會損壞。若不是安息日,則多撿出來儲存到隔天的嗎哪、鵪鶉,會因為「太陽發出熱氣」而變壞。這點表達出「安息日」是上帝特別分別出來的日子,這日是安息、歡樂的,百姓不需哀哭或捱餓。


五、信是從聽而來的(16:24-30)

24他們照著摩西的吩咐,把剩下的食物留到第二天;這些食物也不生蟲也不發霉。25摩西說:「你們就吃留下來的食物吧!因為今天是獻給上主的安息聖日,你們在營外找不到食物。26你們必須在六天內撿取食物,但第七天是安息日,甚麼都沒有。」27到第七天,有些人仍舊出去找食物,但甚麼都沒找到。28上主對摩西說:「你們到現在還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嗎?29記住,我是上主;我給你們一天的休息。為了這緣故,我在第六天給你們兩天的食物,到第七天,每一個人必須留在家裏,不准出去。」30所以以色列人在第七天不做工。


第廿四節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安息日是上帝所設立為「聖」的日子,因此不准有腐敗的東西,而留存到隔日的嗎哪、鵪鶉都會因「太陽發出熱氣」融化,或是生了蟲,而且有霉味、腐敗。但是,因為安息日是屬於上帝的日子,是上帝照顧、賜福的日子,就不會發生這種敗壞的情形。這和前面第二十節他們因為貪心多取,結果就敗壞了,形成一種鮮明的對照:沒有上帝賜福的,留存再多,也將成為腐敗的東西。有上帝看顧、賜福的,留存下來就是一種祝福,永不會敗壞!

第七天不只是沒有嗎哪,也沒有鵪鶉出現。可是就是有一些人偏偏不信摩西的話。對上帝忠實僕人摩西的不信任,等於是對上帝話語的輕視,因此上帝很不高興。上帝用很嚴厲的語句對摩西說:「你們到現在還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嗎?」這是上帝生氣的話語,因為人還不肯把上帝的話不當一回事。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到第三十節開始對守安息日有了強化作用,這種在一禮拜中有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不做工的規律延續到今天,幾乎成為全世界的一個共同生活準則。不過別忘了聖經告訴我們的,休息的這一天是屬於上帝的,應該要獻給上帝。

可見信是從聽而來的,而聽是從基督的話語來的。(羅馬書10:17)可見,聽上帝的話語,信心帶來上帝奇妙的恩典。


六、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16:31-36)

31以色列人把這食物叫嗎哪(「嗎哪」有「這是甚麼」的意思。)。它像芫荽子,白色的,吃起來像攙蜜製成的餅。32摩西說:「上主命令我們留下一點嗎哪給我們的子孫,好讓他們看到上主從埃及領我們出來時、在曠野中所賜給我們的食物。」33摩西亞倫說:「拿一個罐子,放兩公升嗎哪在罐子裏,存在上主臨在的地方;這是為我們的子孫留下的。」34上主這樣吩咐摩西亞倫就照樣做了。他把罐子放在約櫃前面,保存起來。35以色列人一共吃了四十年的嗎哪,直到他們到迦南定居下來。(36當時標準量器的單位等於二十公升。)


將嗎哪裝罐保存,目的是要讓以色列人記得他們的生活是何等需要倚賴上帝的恩典。約櫃裡面放置三樣東西,各有神學意義:木杖(代表權柄)、嗎哪(代表恩典)與十誡的石版(代表法律)都是屬於上帝的。

罐子,這是一種用金子製造成的金罐子,應該是放在約櫃的前面,但是希伯來書卻說是放在約櫃的裡面(希伯來書9:4)。約櫃在這裡出現也是很突然,因為約櫃是為了要裝摩西在山上領受兩塊法版才製成的(出埃及記25:11-22),現在就出現,可以看出這段記事乃是後來加上去的,在以色列人民後期的生活中,將這個罐子放約櫃前面已經是行之有年了。這樣的「後敘事」,告訴我們要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主耶穌設立聖餐所說的話,就是按照使徒保羅所說的,並且傳承下去:

我所傳授給你們的是我從主所領受的: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拿起餅,感謝上帝,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犧牲的;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吃過後,他照樣拿起杯,說:「這杯是上帝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的時候,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所以,直到主再來,每逢吃這餅喝這杯的時候,你們是在宣告主的死。(哥林多前書11:23-26)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實踐分享的團契生活: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

這章經文一個重要的教導是要提醒我們,生命是不斷從「自我中心」轉向「上帝中心」的過程,並且實踐給予及分享的團契生活。以色列人心靈上的出埃及,上帝首先要他們過著「團契分享的生活」。

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若要走過艱困的路途,進入上帝應許美好之地,就必須大家有同甘苦的堅強信念,不能存有私心。我們看到雖然摩西亞倫一再交代以色列人民在撿取嗎哪、鵪鶉的時候,不要撿取超過每一天每一個人所需要的份量,但是,還是有些人不聽摩西亞倫的吩咐,多撿了,並且留到隔天,結果引來上帝的生氣。我們也看到上帝有祂奇妙作為,讓這些多拿的人,他們手上多出來的部份變成腐敗的東西。正如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2:4)

猶太《塔木德》(Talmud)記載一個「盲人點燈」的故事。

在漆黑的道路上,有個盲人提著燈籠在緩緩前行,對面走來的路人見他是個盲人,手裡卻還提著個燈籠,很是疑惑,便上前問道:「你是個盲人,什麼都看不見,提個燈籠又有什麼作用呢?」

盲人一聽,不慌不忙的回到道:「因爲了打了燈籠,別人才能看到我呀。」

試想,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盲人自己跌倒的可能性遠小於被人撞倒的可能性。對於盲人來說,他已經習慣了黑暗,那些習慣靠眼睛走路的人對黑暗的熟悉度遠不及盲人。

於是,盲人點亮了燈籠,盲人打著燈籠並非是爲了照向路面,而是照向自己,以便讓每個相遇者都能看清盲人,及早避讓,從而是盲人順利地行走。如此一來,不得不佩服盲人的智慧。

《塔木德》中說:「盲人點燈」的邏輯讓人們彼此相互了解,從而能夠得出雙方共榮共生的結局,這是猶太人的高妙之處。

確實是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基督的教會不是只管自己富足就好,而是應該在富足的時候想到那些欠缺的人,幫助他們。這種態度基本上是在見證對上帝的愛有信心,否則就是在表明對上帝賞賜信賴的心不夠。


二、遵守上帝的話語,才能防止信仰的變質與腐敗

我們看到上帝一再告訴以色列人民撿拾每天每人所需的量就好,也看到上帝一再要他們記得守安息日的重要性。上帝會這樣交代,是因祂有奇妙的安排。上帝不會叫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上帝要人去做、去遵守的都是人能力所及範圍之內的事。人最好、也是應該有的態度,就是對上帝要有絕對的信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守安息日,然後在安息日前一天為他們準備足夠的嗎哪和鵪鶉,並且使之存放到隔天也不會腐壞,因為上帝看顧著。有上帝的看顧,恩典才是恩典,才不會留存到隔天就敗壞!

我們應當記住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在祂的愛裡永不會有缺乏。信仰團體最要緊的是,遵守與信服上帝的話,這對於剛脫離奴役生活的人似乎不容易,但上帝總是以慈繩愛索在牽引。其次要緊的是,分享的生活,若是有人貪心多取嗎哪,他非但無法食用,還會生蟲變臭。

這種歷史背景至少說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分享就會有餘,自私導致不足。這也是出埃及記作者告訴我們「撿多的沒有剩,撿少的也不缺」的真理。正如我們的上帝也是一位給予的上帝,祂給予我們祂最寶貴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也要我們跟隨耶穌基督的人,以他為我們的生命典範與人分享。


問題討論:

1.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當摩西遭受他人埋怨、中傷時,他如何面對?我們又如何面對?

2.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3.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我們該如何敞開自己與教會,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出埃及記15:1-27救贖與醫治的主

救贖與醫治的主

2021.11.2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出埃及記15:1-27


教會曆的最後一個主日:基督君王主日

煉淨在埃及長達四百三十年久的「奴性」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三百年殖民地」之說


福澤諭吉「脫亞入歐論」,脫離思想與封建的奴隸


一、淬煉後的信仰告白(15:1-18) 


1.出埃及過紅海的洗禮

從奴隸到自由,從受壓迫到解放


2.歷經百年傳唱的詩歌

這首詩歌歷經百年,在後代中被傳唱並有增修的痕跡。

「非利士人」、「聖所」( מִקְדָּ֑שׁ; miqdash)


3.從出埃及記裡找到「解放」的養分

妥拉(Torah)翻譯為「律法」是有誤的。

很多改變與突破,都是從出埃及記裡找到「解放」的養分。


4.末世論:誰作王?

上主啊,你要永永遠遠作王!(15:18)末世論:誰作王?


耶穌知道他們要拉住他,強迫他作王,又獨自避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


5.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以色列人在紅海邊唱「摩西的歌」

末世聖徒在玻璃海邊唱羔羊的歌(啟示錄15:1-4)


基督君王主日:跟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示錄20:4)


二、美莉安之歌:磨難中要堅持前進(15:19-21)


在第八災時,法老只准男丁去敬拜(出埃及記10:10-11)

聖經學者認為美莉安之歌更為古老


詩歌在敬拜中的使用

透過詩歌:傳遞信息、抒發情感、自我療癒、傳承歷史、激勵人心


三、苦水(15:22-27)


已經走了三天應該要做什麼事呢?


請你准許我們走三天的路程,到曠野去,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獻祭。(出埃及記3:185:38:27)


「瑪拉」意思是苦澀。

「埋怨」(לוּןlûn):只看到自我,沒看到上帝。

「木頭」:希伯來文是指「一小棵樹」

「醫治、拉法」(רָפָהrapha):留意上帝的話語


為何遭遇困難才頒發「律例典章」?


「以琳」意思是大樹,位於西乃半島西邊的迦蘭窪地(Wadi Gharandel)


這段故事,帶給我們二項信仰上的反省,好使我們向上提升。


一、心靈重建必須以上帝的話語為基礎


基督徒更需要以上帝的話語做為我們心靈重建的基礎。


二、經驗生命中的瑪拉與以琳


若是能夠「遵守我(上主)的命令(出埃及記15:26),我們將得到上帝的醫治,並且有「以琳」在前方為我們預備。


問題討論:

1.為什麼基督徒聚會總要唱詩歌?請分享唱詩歌對個人屬靈生命的影響。

2.怎樣的心理狀態下容易「埋怨」?又該如何做才能以上帝為中心?

3.有上帝的同在還是會遇見「瑪拉」(苦澀),我們該如何經歷「以琳」?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救贖與醫治的主

出埃及記15:1-27

1、上主恩典無止境

      救贖醫治兩並行

      引領選民過紅海

      曠野淬煉淨心靈


2、摩西歌頌救贖恩

      信仰告白不忘本

      羔羊新歌讚全能

      兩相呼應榮耀神


3、選民曠野遇苦難

      原為獻祭卻怨嘆

      神定律例與典章

      聽而行水苦變甘


4、生命瑪拉到以琳

      上主話語為中心

      擺脫世俗與異端

      新天新地必降臨


講道篇


救贖與醫治的主

2021.11.2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出埃及記15:1-27


今天是教會曆的最後一個主日,傳統上稱為「基督君王主日」(Reign of Christ Sunday),下主日就是待降節第一主日,教會曆的開始。教會曆是以耶穌基督的使命來設計的,也就是從信徒等待耶穌基督降生的待降節開始,經過降生、洗禮、受難週、復活節、聖靈降臨節、教會常年期直到最後基督掌權作王,如此完成一年的教會週期。今天也是我們濟南教會設教125週年紀念日,從18961122日設立「台北日本基督教會」開始。

紀念日是要特別提醒我們,免得我們忘記上帝在我們當中的恩典。今天我們讀出埃及記也是如此,這一本書是要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記上帝拯救的恩典。這本書也成為一種特殊的「典範」,指引我們與受壓迫的人同行,深信上帝必定帶領我們越過每次的困境,不再受到我們生命中與時代中的「法老」所壓迫。

雖然,以色列人出埃及了、脫離法老的轄制,但是過紅海不是目的,而是開始。因為,緊接著他們在曠野將有長達四十年之久的煉淨,煉淨在埃及長達四百三十年久的「奴性」。

以色列民族將從煉淨,到轉變,形成新的文化、新的價值。就像基督徒的生命也是需要不斷的脫去舊我,穿上新我,就是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不斷的煉淨、邁向成聖,這不是短時間所能達成,至少以色列民族在曠野中走了四十年之久。

以色列民族從煉淨,到轉變,形成新的文化、新的價值,在近代國家的成形中也類似這樣的過程。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生許多的新興國家,從獨裁走向自由解放的民主,幾乎都歷經這個過程。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學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治理中國》一書中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傳統的制度,將崇高的儒家理念,與嚴酷的法家手法合二為一。中華帝國採用了同樣以高尚辭藻,和高壓為特點的兩面手法,來對付外部威脅。這種意識形態界定的道德主義,與冷酷的高壓手段的融合,在孵育它的中華帝制滅亡之後,還長久地留存下來。」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曾發表了振聾發聵的「三百年殖民地」之說,指出中國要煉淨到轉變,至少還需要被殖民統治三百年。他的說法是這樣的,自1845英國從《上海租界章程規定》中取得第一塊租界,至1902年奧匈帝國設立天津租界,大清帝國境內曾出現過二十五個專管租界,和兩個公共租界。

租界的法律制度非常明確,直接促使大清帝國必須施行司法改革。西方國家向大清帝國明著說:「只要大清國改善司法公正問題,我們可以歸還租界。」在此之前,中國極為欠缺法律制度與條約誠信,這件事直接刺激滿清政府,啟動司法改革,1905424日大清帝國廢除了凌遲(3357刀的千刀萬剮)、梟首(斬頭)、戮屍(斬頭、鞭屍,洩憤)等一系列無人道的野蠻酷刑,並初步建立大清帝國的律師制度和人權保護的框架。

劉曉波的觀點來看,香港被殖民一百五十年,還擋不住中華「人治文化」的入侵而變質;臺灣被殖民五十年,雖中華的奴化教育影響頗深,但在華人中最早接受西方啟蒙價值與日本明治維新,早已「脱亞入歐」。「脫亞入歐論」係福澤諭吉(公元1835-1901)提出,他認為日本應該放棄中國儒教,吸收西方文明,脫離亞洲奴化傳統,走向西方國家法民主、法治的社會。總之,奴隸性格,需要外力的衝擊、煉淨,到轉變,形成新的文化、新的價值。而上帝就在曠野煉淨脫離奴隸生活的以色列人。

我們可以從往後的經文中看到以色列人民一直為這種心境的轉變做努力,有時他們成功了,但更多時候,他們失敗了。

在曠野四十年的時間,其實就是上帝對以色列民族的重要的淬煉,正如申命記作者所說的:

你們要回想,在曠野流浪那四十年間,上主—你們的上帝怎樣帶領你們的旅程。他以艱難考驗你們,使你們謙卑,要知道你們的心志,看你們是否遵行他的誡命。上主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是你們和祖先都沒有吃過的食物,以此教導你們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這四十年來,你們的衣服沒有穿破,腳也沒有走腫。你們要記住,上主—你們的上帝管教你們,正像父親管教他的兒女。所以,你們要謹守上主的誡命,遵行他的法律,敬畏他。(申命記8:2-6)

上帝訓練祂的子民,祂從來沒有忘記用祂大有能力的手扶持祂的選民。上帝透過摩西亞倫幫助這個如同一盤散沙,且是「奴隸性」甚重的民族,走過那艱鉅的四十年曠野路程。

今天所讀經文出埃及記第十五章,可以分成三大段。前二段是詩歌形式,記載摩西美莉安讚美上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的事件。第三段是在曠野喝到苦水的事件。


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今天所讀的經文內容:


一、淬煉後的信仰告白(15:1-18) 

1摩西以色列人民向上主歌唱:

我要歌頌上主,因為他贏得了光榮的勝利;

他把戰馬和騎兵投進海裏。

2上主是我堅強的保護者;

他拯救了我。

他是我的上帝,我要頌讚他;

他是我父親的上帝,我要歌頌他。

3上主是戰士;

耶和華是他的名。

4他把埃及的部隊和他們的戰車沉入海中,

把最傑出的軍官淹死在紅海

5深海淹沒了他們;

他們像石頭沉入海底。

6上主啊,你的右手有無比的大能;

上主啊,你能夠粉碎敵人。

7你無比的威嚴推翻了仇敵;

你的怒氣燒毀他們,像焚燒麥稭。

8你向海洋吹氣,水就堆積,

像牆壁豎立;

海底變為乾地。

9仇敵說:我要追趕他們,抓住他們;

我要瓜分他們的財富,隨意搶奪。

我要用刀劍毀滅他們。

10但是上主啊,你只吹一口氣。

埃及人就都被淹死了;

他們像鉛沉沒於深水中。

11上主啊!在諸神中有像你的嗎?

誰像你神聖威嚴?

誰像你行神蹟奇事?

12你伸出右手,

大地就吞沒了仇敵。

13你以不變的愛帶領你所拯救的子民;

你以大能導引他們到你的聖地。

14萬國聽到了,戰慄驚惶;

非利士人為恐懼所籠罩。

15以東的領袖害怕;

摩押的英雄顫抖;

迦南的居民喪膽。

16恐怖和驚嚇臨到他們。

上主啊,他們看見你的大能;

他們怕得一籌莫展,

直等到你從奴役中拯救出來的子民

走過他們的面前。

17你帶他們進到你的山,在那裏你培植他們;

那是你─上主選擇為居所的地方,

有你自己所建立的聖所。

18上主啊,你要永永遠遠作王!


1.埃及紅海的洗禮

這首詩歌,前面讚美上主的全能與偉大。這不用我贅述,在前一章的記載裡,已經很詳細述說以色列人如同「難民」遭遇當時全世界最精銳武裝部隊的追殺,但上帝透過雲柱、火柱、強風分開紅海等超自然的力量來守護這群手無寸鐵的難民。以色列人出埃及紅海,彷彿歷經一場大洗禮,從奴隸到自由,從受壓迫到解放。他們回顧之前所歷經的苦難之後,向上帝獻上讚美的詩歌。


2.歷經百年傳唱的詩歌

我稱這首詩歌是「淬煉後的信仰告白」,還有個重要原因。也就是這首詩歌應該歷經百年,在後代中被傳唱並多次增修。我們來看歌詞中的編修痕跡。

第十四節提到「非利士人」,他們是公元前十二世紀(西元前1100-1200)才由地中海革哩底島(克里特島)搭船定居到巴勒斯坦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非利士人尚未來到迦南地,這也顯示這首詩歌有後期編修的痕跡。「聖所」( מִקְדָּ֑שׁ; miqdash)常用來稱呼耶路撒冷的「聖殿」,也顯示這首詩歌有著後期的用語。

但是,無論是當時出埃及、過紅海的經歷,乃至於傳唱百年之後,被加入後期處境的用語。這都要顯示出,出埃及的經歷確實很深刻的在影響往後的以色列人。當他們再次遭遇到民族的劫難時,或是遭受個人生命的苦難時,透過詩歌吟唱,出埃及記的故事總能不斷將人的眼光帶到上主的面前。


3.從出埃及記裡找到「解放」的養分

以色列的歷史中,摩西五經提供重要的「典範」與「指引」。摩西五經在猶太教被稱為妥拉(Torah),往往都翻譯為「律法」,這樣的翻譯有誤,“Torah”一詞意思是「指引」,也就是「給予引導、指引的教導與典範」,就是要成為上帝子民的「生活指南」。

解放神學、婦女地位受重視、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很多改變與突破,都是從出埃及記裡找到「解放」的養分。就連十六世紀約翰加爾文也從出埃及記裡得到啟發。同樣,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可以從出埃及記找到渴望解放、得自由的盼望,並祈禱上帝為我們在沙漠開道路。總之,我們可以將這首詩歌視為「淬煉後的信仰告白」。


4.末世論:誰作王?

上主啊,你要永永遠遠作王!(出埃及記15:18)這一節非常具有「末世論」的意涵,強調上主永永遠遠作王。人類歷史中,不斷的爭奪「誰作王?」的老把戲。

創世記一開始就描寫人類想要作王,蛇就以此來誘惑亞當夏娃違背上帝的話語,蛇說:「你們一吃了那果子,眼就開了;你們會像上帝一樣(創世記3:5)。也像巴別塔的故事所描述,人要建設通天塔來宣揚「自己的名」。

出埃及記,自我中心的法老,目中無人、欺壓人民,後來的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帝國、羅馬帝國,大家都在爭奪「誰作王?」甚至,迄今的中國帝國崛起,此外,也不要忘記邪惡獨裁身旁更充滿想作王的共犯結構。這都讓我們看到人類歷史中,不斷的爭奪「誰作王?」的老把戲,大家都想作王統御他人。

就連耶穌在世上時,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之後,民眾也強迫耶穌作王,約翰福音這樣記載:「耶穌知道他們要拉住他,強迫他作王,又獨自避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誰作王?耶穌不是要作世界的王,因為他已經是「上帝國的君王」,這位上帝國的君王向我們展示,真正的君王是道成肉身,卑微成為人來服事人,就像他所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和合本)


5.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今天是「基督君王主日」,很適合談「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本章敘述以色列人在紅海邊唱「摩西的歌」,則是末世聖徒在玻璃海上所唱的(啟示錄15:1-4)

1我又看見天上有另一個神祕的景象,又大又奇。有七個天使掌管著最後的七種災難,因為上帝要在這些災難中貫徹他的忿怒。2我又看見一片好像玻璃的海,攙雜著火。我也看見一些人;他們已經勝過了那獸、獸像,和以數字代表名字的那人。他們都站在玻璃海邊,拿著上帝給他們的豎琴,3唱上帝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主─全能的上帝啊, 

你的作為多麼宏偉奇妙! 

萬國( 「萬國」另有些古卷作「萬世」。)的王啊, 

你的道路多麼公正真實! 

4主啊,誰敢不敬畏你? 

誰不頌讚你的名? 

只有你是神聖的。 

萬國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 

因為你公義的作為已經彰顯出來。 

啟示錄第十五章第三節「唱上帝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這是聖經所記第一首頌讚上帝的歌,也是蒙救贖和得勝之歌,歌中提到神的屬性和作為,祂是全能的上帝,要滅盡仇敵,拯救屬祂的子民,將產業賜給他們,上帝要在他們當中作王到永遠。我們的主,他所建立的不是地上國度,而是上帝國,而他不是地上國度的王,乃是上帝國的君王。


二、美莉安之歌:磨難中要堅持前進(15:19-21)

19以色列人走乾地過海,但埃及的戰車、戰馬,和騎兵進入海裏時,上主使海水合攏,把他們都淹沒了。20亞倫的姊姊先知美莉安手裏拿著鈴鼓,許多婦女跟著她,一面打鼓,一面跳舞,21美莉安應和她們唱:

要歌頌上主,因他贏得光榮的勝利;

他把戰馬和騎兵都投進海裏。


回顧在第八災時,法老只准男人去敬拜:「我對你們的上主發誓,我決不讓你帶走你們的婦女和孩子!這不是造反嗎?不!如果你們要去敬拜上主的話,我只准你們的男丁走。(出埃及記10:10-11)

但在第二十節我們看到讚美上帝的,不是只有男人的事,在美莉安的帶領下,以色列人民的婦女一起齊聲歌頌讚美上帝的大恩。

聖經學者認為,在口傳時代,越短的詩歌便於傳唱,又加上女性的詩歌,被加以變動的機會少,因此認定美莉安的詩歌更接近原始的形式。

詩歌在部落時代是很重要的歷史傳承與記憶,透過詩歌來傳遞信息、抒發情感、自我療癒、傳承歷史、激勵人心,讓真實發生的重大事件不斷傳唱,進入社會群眾的集體記憶中。我們今天也彷彿是如此,在復活節、耶穌基督聖誕的禮拜中,舉行讚美禮拜,也是不斷的傳承歷史的記憶,不斷地與上帝恩典連結起來,鼓勵人、也恢復我們的信心。


三、苦水(15:22-27)

22後來,摩西以色列人民離開了紅海,來到書珥曠野,在曠野中一連走了三天,找不到水喝。23他們來到瑪拉;那裏的水是苦的,不能喝。為了這緣故,那地方才叫瑪拉(「瑪拉」意思是「苦」。)。24人民向摩西埋怨,問他:「我們喝甚麼呢?」25摩西懇切地在上主面前祈求;上主指給他看一塊木頭。他把木頭扔進水裏,水就成為可喝的水。上主在那裏頒給他們律例典章,並在那裏考驗他們。26他說:「如果你們服從我,做我認為正的事,遵守我的命令,我就不用那懲罰埃及人的疾病懲罰你們。我是醫治你們的上主。」27下一站他們到了以琳;那裏有十二股泉水和七十株棕樹。他們就在水邊紮營。


三天不吃飯還可以活,但是不能三天不喝水。嚴重的脫水了,全身無力,虛脫的症狀,頭痛,再不及時補充水分,接下來就會發生最嚴重的後果。我們要同理人民的軟弱、肉體的侷限。慈悲憐憫的上帝,既然帶他們脫離埃及帝國的壓迫,也會同理他們肉體匱乏,在此上帝沒有責備他們肉體的匱乏,反倒是讓我們看到人民對摩西的埋怨。

在曠野中一連走了三天」這句話,我們有沒有想到什麼呢?

回顧上帝向摩西顯現時,就是吩咐摩西到法老面前訴求這句話:「請你准許我們走三天的路程,到曠野去,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獻祭。(出埃及記3:185:38:27)他們已經在曠野走了三天,應該要做什麼事呢?應該是要敬拜上帝才對。

比較他們剛出埃及時的喜悅,以及過紅海的時候,他們讚美的歌聲和頌讚上帝的奇妙作為(參考出埃及記15:1-21),實在是差距很大,也剛好和現在的缺水形成一種對比。

曠野缺水三天,好不容易他們第一站來到「瑪拉」,原本想要取水來止渴,才發現那裡的水是苦的。「瑪拉」的意思是苦,因為在曠野的井和池通常都是有鹽味、苦味的。就地理位置而言,瑪拉位於蘇彝士灣北端之南面八十公里。那裡的水含有礦鹽,所以具苦澀味。

第廿四節「埋怨」(לוּןlûn),發音與台語「驢,」一樣,意思是不可理喻。顯示出,人民「只看到自我,沒看到上帝」。

「埋怨」與「哀歌」不同,向上帝「呻吟、哀聲、譆譆孱」(出埃及記2:24)是內在深層的祈禱與懇求,而埋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嫌棄他人。

當我們看出埃及記的時候,會發現以色列人民遇到困境時,就會埋怨摩西,然後摩西轉向上帝訴說、祈求。上帝會回應摩西的祈求,甚至常常與摩西針對所發生的事情進行討論,最後解決以色列人民的問題。從出埃及到曠野,到進入迦南地,作者並不重視他們走過的路線,而是告訴我們上帝是如何帶領這一群在埃及作四百三十年奴隸的以色列人民?如何使他們脫離奴性?如何和他們訂立新的約?逐漸將以上帝國為中心的上帝國價值帶到這個新的民族,這些才是出埃及記故事的重要主題。

第廿五節,當摩西懇切地在上主面前祈求後;上主指給他看一塊木頭。他把木頭扔進水裏,水就成為可喝的水。台語漢字本、和合本都翻譯成「樹木」,希伯來文就是指「一小棵樹」。這一段經文沒有說明到底是何種樹的木頭,這裡的「木頭」的希伯來字可以譯作「木塊」,或譯作「矮樹」。阿拉伯人就以曠野的一種矮樹的樹枝和水一起煮,水就會帶有甜味,就像茶中放入一兩片甘草也會使得水變得甘甜,而並不一定是行神蹟。現代中文譯本將「一小棵樹」翻譯為「木頭」,也有人直接將其視為「十字架」。我覺得,如果在人生痛苦的時候得到甜美、安慰的解釋,也是一種恩典。就像在瑪拉的苦澀中,獲得以琳的憩息與安慰,對困苦中的人來說都是在經歷上帝的豐富。

第廿六節「醫治、拉法」(רָפָהrapha)。我們可以這樣來瞭解廿六節:上帝用消除以色列人由渡海而產生的幸運感去試驗他們,然後又向他們顯示祂多麼容易對付突如其來的危機。順服祂的旨意,意思便是信賴祂,上帝庇護的手便臨在他身上。


為何遭遇困難才頒布「律例典章」?

這樹一直都在那裡,他們不知道,必須上帝的指引、啟示,他們才知道。同樣,脫離埃及奴隸的生活,必須以「上帝的話語」重新建造新的文化、新的價值。也因此,需要上帝頒布「律例典章」,好讓以色列人民遵循。

之後,他們來到下一站,第廿七節的「以琳」,意思是指大樹。我們知道有大樹的地方就會有水泉,這是今天稍微有生態環保觀念的人都知道的常識。我們看到這裡有大棕樹七十株,也因此會出泉水。該地位於西奈半島西邊的迦蘭窪地(WadiGharandel)

「七十株」和「十二股泉水」,這些數目字對以色列人民具有很深的含意。七十,這是七的倍數,是帶有神聖含意的數字。另一方面,七十也可能代表著摩西揀選了「七十個受人尊敬的長老」,幫他分擔責任,處理以色列人民的事務。「十二」的數字是跟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有關係。

同時也在說明,進埃及時,有「十二族長」;出埃及時,已形成「十二支派」,七十的家族。

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可以供給十二支派和七十個家族,成為安居樂業的樂土,但是那裡終究不是應許之地。於是他們繼續前往下一站「」的曠野。總之,在表明「上帝親自供應」。


這段故事,帶給我們二項信仰上的反省,好使我們向上提升。


一、心靈重建必須以上帝的話語為基礎

一開始,我就強調出埃及的事件是脫離奴役,重建心靈的大工程。這項大工程只完成一半,但是重建心靈確是更為艱難,這一條路以色列人走了四十年,這四十年他們終於學習到,以上帝的話來重建心靈。正如申命記8:3b:「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

為何心靈的重建非常困難,從今天所讀的經文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人遇到困難就產生挫折,就發怨言,甚至忘記上帝的拯救,而想倚靠埃及這個大國。就像今日,有人想依靠獨裁如法老的中國一樣。

以色列人雖然身體出埃及了,但是受到埃及四百三十年的奴化教育,他們失去自己的主體性,這是很悲哀的。因為他們受統治者的教育來洗腦,他們既得的觀念一時之間轉不過來。就像大清帝國亡國,皇帝被廢掉,就有人說:「沒有皇帝,還算國家嗎?」而剪去馬尾髮辮時,還有人痛哭欲絕。確實,自由和民主改革是需要先知先覺,這是既得觀念者無法體會到的。

我們看到這社會仍有許多人的心靈是被風水、宿命束縛的:

例如臺灣以前興建鐵路時,臺南鹽水地區的人認為火車鐵軌一刀切過城鎮破壞風水,因此拒通過絕火車,因此火車路線改到新營立車站,結果是新營發展起來。

1998彰化發生「龍脈事件」,無知的人將將污染濁水溪的紅色化學顏料當成龍血。又例如三十多年前,臺灣還有地下簽賭大家樂、六合彩時,當時穿紅色內褲大賣,因此盛傳簽賭者穿著紅內褲就會中獎。

過去,在臺灣「廢省」之後,有人說這一來會使得「省立」的學生無學校可讀。甚至,主張總統直選的直接民意,也曾經被主張委任選舉者視為不好的選舉。

臺灣民主自由一路走來很艱辛,黨禁、報禁一一解除。廢除刑法一百條,更使得言論得以自由。這條民主的路,是用很多人的青春和堅持換來的。

今天,我們通過出埃及的故事,再次回想臺灣的歷史,我們要知道心靈重建是不容易的,因為需要除去既得的觀念,要除去過去的洗腦,這些都需要時間,就像以色列人在曠野用了四十年。作基督徒更需要以上帝的話語做為我們心靈重建的為基礎。


二、經驗生命中的瑪拉以琳

以色列人有上帝的同在還是會遇見「瑪拉(苦澀),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聆聽上帝的話,向上帝祈禱,讓上帝帶領我們走向「以琳(有大樹的甘泉)

埃及、過紅海是「開始」,不是最後的目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會面臨現實的困難,如:工作壓力、親子問題、經濟重擔等。基督徒也不例外,當面臨環境的困難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我們要知道並非所有的苦難都是上帝的懲罰。但是苦難的基本原因之一,乃是選民失去對上帝的信心,或是他們忘記與上帝之間生命的約。但當選民悔改歸回時,上帝的雙手永遠敞開。或許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也會遇到「瑪拉」,但是經歷困苦時,你是如何面對呢?是抱怨,還是仰望!若是我們能夠「遵守我(上主)的命令(出埃及記15:26),則我們將得到上帝的醫治,並且有「以琳」在前方等候我們。


七O年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過幾個重要的宣言及信仰告白。1971年第一份重要宣言〈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迄今(2021)50年,19751118日發表第二份非常重要的宣言〈我們的呼籲〉。

我們知道臺灣50年代開始推動所謂「國語運動」,不只不能講台語,講那一種方言都不行,教會也要用國語、漢字才行。但是我們必須瞭解,從宗教改革以來,西方的基督新教很重要的改革就是「用信徒自己的語言來敬拜上帝」,這是當時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時所提出的重要訴求,甚至後來天主教也不再執著於拉丁文,各種語言的傳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臺灣是個多族群的地方,原住民不止一族,也是南島語族重要的發源地,雖然蔣介石推動國語政策,也對基督教徒做了宣示,但基本上從來沒有做。然而在1971蔣經國接班前後,我們發現國民黨對臺灣本土的語言和文字採取更嚴格的打壓,連電視上的布袋戲和歌仔戲都有播出時間和長度的限制,使得原先講台語的戲常播到一半變成講「國語」。可是宗教更敏感,教會禮拜要用聖經、吟唱聖詩、聖歌,在這個情況下,臺灣傳教要怎麼傳,不只是台語聖經、連泰雅族語聖經、阿美族語聖經都遭到查禁,甚至到聖經公會去查扣聖經,還曾經有以警察為主的情治人員進入教會沒收聖經。

這在國際基督教界是何等嚴重的事情,所以國際上開始集體施壓,所以19751118日發表〈我們的呼籲〉某種程度也在講這件事情,要求「維護憲法所賦予人民宗教信仰之自由」,「每一個人應享有自由使用『自己的語言』去敬拜上帝」,同時政府也應該准許「出版任何語言的聖經」。

經歷了人生艱難的「瑪拉」,因著信,他們更經歷到「以琳」,經歷到在上帝裡的甘甜。人生雖然會遇見苦澀,但上帝是醫治的上帝,祂必醫治你生命裏的缺欠、傷害、一切疾病。祂的目的乃要我們的身心靈都健康。讓我們仰望主吧!


問題討論:

1.為什麼基督徒聚會總要唱詩歌?請分享唱詩歌對個人屬靈生命的影響。

2.怎樣的心理狀態下容易「埋怨」?又該如何做才能以上帝為中心?

3.有上帝的同在還是會遇見「瑪拉(苦澀),我們該如何經歷「以琳」?